作者 主题: 外科手术2:最后疆域  (阅读 236 次)

副标题: Surgery II:Last Fronter

离线 landbuilding

  • Goddess
  • ********
  • 帖子数: 7631
  • 苹果币: -22
外科手术2:最后疆域
« 于: 2020-03-28, 周六 11:03:09 »
首先是我最喜欢的还珠环节



劇透 -   :
  但是他呢,他攀住平台,屹立不动地待在那儿,等待暴风雨过去,假使米歇尔·阿当没有做一个手势使会场上安静下来,这场暴风雨就可伯了。但是他这个人大重义气了,不会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把自己的对手抛弃的。

  你还想说几句话吗?

  "是的,我还想说一百句,一千句哩!"陌生人怒气冲天地回答,"最好是,不!只说一句!假如你坚持你的计划,除非你是个……"

  "管前不顾后的人!我已经请求我的朋友巴比康造一颗锥形圆往体的炮弹,使我不至于象松鼠一样在路上打滚,你怎么可以把我看做这样的人呢?"

  "但是,可怜虫,开始时的后坐力会把你压成肉酱的!"

  "亲爱的反对者,你现在才指到唯一的,也是真正的困难了:不过我对M国人的创造天才有足够的信任、不相信他们不能解决它!"

  "但是,炮弹穿过大气层时:它的速度产生的高热呢?"

  "啊!弹壁很厚,何况只需要一转眼的工夫我就穿过大气层了。"

      “但是食物呢?水呢?"

  "我已经计算过了,我可以带够一年用的东西、,可是我的旅程却只有四天!"

  "但是路上呼吸的空气呢?"

  "我可以用化学方法制造.""假使你能到达月球,你怎样下降?"

  "在那儿下降,比在地球上慢6倍,因为重量在月球表面要减少六倍。"

  "那也能使你象玻璃杯一样,摔得粉碎呀!"

  "谁能阻止我在必要的时候,使用事先装置好的火箭,减低下降的速度呢?"

  "但是最后,假定所有的困难都解决了,所有的障碍都克服了,所有的幸运都落在你一个人身上了,假定你安全地到达了月球,可是你怎么回来呢?"

  "我不回来了!"





正文









外科手术2:最后疆域外科手术:死线(Surgery:Dead Line)的改进版。


在背景设定中,在紧急情况下,外科手术通常是最后的解决方案,故此取名。我个人在现实中是倾向于扁鹊他大哥和二哥的处理办法的,再不行福尔摩斯他哥的也可以。但是因为是游戏,为了更好的娱乐性和表达冲突部分……我在术前准备,术中技法和术后康复之间反复权衡,取了我团参与者们都觉得比较舒适而又省心的一个点。

因为常见的相关判定基本就是推进手术室手术灯亮起投判定,然后根据判定手术灯熄灭,医生出来表示“手术很成功”或者“我尽力了,很遗憾”这类情况。而我的玩家想要更多的细节,于是我就根据他们的反映和具体要求做了一个基于NWOD规则的判定说明式规则。

和传统的判定比,这套规则充其量也就从国产医疗剧过渡到了美剧的程度,并不会有多写实。最多也就是步骤上使用更贴近现实的操作性描述,看起来逼真一些。同时应我的玩家要求,从I到II又改的更黑科技一些,加入更多的“源石”,“皓石”还有方解石。



和I比,II的主要改动有两点:数据算法上由基础NWOD规则变为BASIC,重新归类界门纲目科属种,以及增加了异怪和少量怪异的外科术式(Surgical procedures)。



默认设定为韦恩和任申的逃离游戏背景(标签:战姬,末日,星神)。在这个两百年后的假想蓝星环境中,外科手术是传统医学(包括现实的中医和西医)大项中比较重要,同时(相对于内科)也很容易表现出演出段子,给予玩家以更多挑战和成就感的子项。



本规则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当比较大的插件来用。在后一情形下,可以考虑拆解后,在需要用的时候选部分进行查找和使用。

本规则在几十个团中都有得到过应用,从袭击异形(Alien Raider)简单的断指测试后止血并保存断指,到外星异虫(我忘记英文名了)的寄生虫防疫合并清除术,表现还不错。

规则细节和数据基本上是可以随自己心意增删的,反正从I到II我是改了很多。这个版本是在内部版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些括号说明,也删改了一些无法简单说明的部分(包括例子)。



参考资料:


扁鹊和他的两个哥哥,柯南道尔是眼科医生

超执刀系列,沟通的好就没人挨炸

普通外科学,系统解剖学





一些名词:



异怪和怪异(A&W):

类比细菌和病毒。能用相对廉价的仪式、道具等“抗生素”来解决问题的,是异怪(如恶魔),同时致死率相对较低;比较麻烦,变异、强化速度快,“疫苗”价格贵、时效性差、窗口期短的,归入怪异。

¥如恶魔和幽魂,两百年前她们是被分去《怪异》科下的《邪魔》属和《鬼魂》属两个大类。虽然都是以泛灵体方式附身人体,但前者致死率远没有后者高,也可以用廉价材料来捕捉并驱散,所以在新的教科书上,恶魔由《怪异》科划去《异怪》科,《邪魔》属中的其他种也一样。也就是说,归类方式不再以I的“实体化比例程度”和“和观测难度”来区分怪异和异怪,而是以II的“处理难度”来划分。相对传统划分办法,不适应的同学可以沿用I的划分。下面有类似情况也是同理,不再赘述。

(细菌和病毒这部分的说明也用在神秘复苏规则中,用来类比有实体容易用物理超度的“怪”,和难以处理的“鬼”)



战区护士(BgN):

临时投放到特定区域的医护工作人员。类似“巡回法官”(同时拥有审判,定罪和行刑权),“一人乐队”(顾名思义),战区护士主要清理指定战区中的失序目标。她们通常为已觉醒的战姬(Vanadis),使用自己习惯的武器和装备作战,也有自己的从属徽章标志和个性化外饰。常见有两类,杀戮装甲(KILL CAN!)和电锯甜心(Lolipop Chainsaw)。杀戮装甲常备重装甲和钝器(B和L伤),如动力甲,动力锤,动力拳,力场盾。电锯甜心通常轻甲甚至无甲,使用切割利器(L,A伤),如链锯剑,动力斧。

此处应有配图:杀戮装甲.jpg

在主线剧情中,和南丁格尔不同,战区护士有她们自己的(性)癖好和打算。比起治病救人,她们更喜欢杀戮和收集战利品。

根据个体的所作所为,每个战区护士都有自己的绰号,比如阑尾收藏家,包皮收集者,眼球挖掘机,右小指贪食鬼等。有相近绰号的战区护士,在相遇时很可能会发生摩擦,甚至死斗。

战区护士随身常备纳米治疗针,这是一种一针见效的内科万灵药,唯一缺点是贵。在主线中,战区护士是主角模板(之一)。在SII中,战区护士是剧情NPC,是主持给玩家手术兜底用的保险,之一。

如果受术者没有过敏和信仰等问题,可以通过纳米治疗一针救回。就算死了,也可以根据受术者“生前”要求,进行招魂并将他的数据灵魂收入魂匣中,之后好注入新的合成或人造躯体中进行复活。
少数战区护士因为因缘际会,稍微懂得几个手术术式,这看她们随身带了其他什么器械就能推断的出,一套伽马刀,最常见是点了颅脑手术相关技能树的;体外循环装置,可能是擅长心肺(胸腔)手术的。

劇透 -   :
¥相对于战区护士一剂治疗针式的内科急救法(没错这在“未来”,纳米医生归入内科了),外科和“现在”并没有本质变化。相对于内科被区分为“传统内科”和“内科”,外科依然被称作“外科”,并归入“传统医学”中。



施术者与受术者(G&T):

可视为外科医生和需要手术的病人(只是背景设定中严格意义上已经没有外科手术和病人的概念了。物资丰厚但不够所有人消费,传统医学只有在保留区或是自然人方面才有需求)。

在主线(简单)模式中,战区护士,巡回法官,一人乐队等都是主角模板。施者与受者只是背景墙,润滑剧情的NPC。只有特定情况下,剧情才会有守护,护送,帮助等小任务。

而在SII中,施与受站到了舞台中心。所有的剧情都是围绕着他们来进行。

劇透 -   :
¥很明显,我在这里刻意用这个命名,是在和【施法者】联动。实际中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名称来称呼,比如我们就叫术士和客户,下同



黑科技(DA):

各种当前科学技术无法解析,或是可以解析但是成本上不划算的技术,大部分是外星科技。在游戏中,包括但不限于几个大类:血祭,招魂,问道,████。
很多术者并不会去深究原理,那是科研工作者的事。就好像大部分普通人都不会想拆开自己的手机一探究竟,只要会划手机就行。
劇透 -   :
¥无论是SII:LF还是S:DL,都是围绕着我自己的基础规则和设定在做的。其他主持在备(皮)团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团的规则和背景做一些改动。



其他辅助道具,如ATP、治疗针、透视眼,自动医疗仪,罗塞塔等,同基础规则说明。

自动医疗仪:从最初的半手动“达芬奇”系列,到“米开朗琪罗”系列,到“凡高”,“莫奈”,“塞尚”,“毕加索II型”,再到“吴道子”,“阎立本”,“韩干”……再到现在的“齐白石三号”,自动医疗仪甚至可以完全取代施术者,只需要术士签个字,自动医疗仪就可以完成之后的步骤
劇透 -   :
¥在教学模式和简单模式下,自动医疗仪可以自动完成手术。但这样就没有玩家什么事了,既没有参与感,也没有满足感,只能让他们熟悉手术流程。很明显自动治疗仪的功能主要在于游戏内,主持对玩家的直接沟通。这就和那个方舟里氪金单位是源石一个道理,设置成皓石也能玩,不产生矛盾冲突,但是有源石就更能和剧情相融合。这就和主持括号提示游戏外情报容易出戏一个道理。



对应属性(具体参见基础规则)

B主要影响角色的续航能力(手术持续时长)。在少数需要进行力量判定的时候也有用。每一点B属性能支持玩家角色15分钟的正常手术操作,超时则开始疲惫,惩罚值通常为1-5个成功骰。

A和精细操作判定相关,此项属性越高,也能越快完成手术。A每高于平均值(2)一点,在累积成功骰时都可以额外丢一个D10,反之亦然。

S为紧急情况下的随机应变能力,如果玩家想要开启“巡航模式”,可以投相关判定。每局手术,玩家角色在失误后,能提供等同S属性的补救骰来尝试补漏。

I影响学习速度和能熟练掌握的术式上限。在没有时限压力情况下可以自动取成功。I每高于平均一点,相同时间内额外得到多一个成功数,反之亦然。

C即说服加成,适用于交涉。C每高于平均一点,在运气判定时多投一个D10骰(我们称之为“这得看脸”),反之亦然

劇透 -   :
(简化规则:我们现在玩,一般都是只给固定的成功骰数。比如“看脸”,一台手术里只给这么几点。如果是正数,由玩家决定投入时机;负数则由主持决定。其他项也可以以此类推)



相关技能

解剖学,决定玩家角色对身体的熟悉程度。通常不参与判定,只在手术遇到规划外情况时才投。

基本功

暴露、分离、止血、结扎、切开、缝合

六项技能为手术基本功,只在紧急情况下才需要额外投骰,默认根据技能掌握级别取自动成功。基本功影响手术的速度,对身体的损伤程度,以及术后的恢复效果

劇透 -   :
¥术士基本都在罗塞塔沉浸式虚拟游戏系统中掌握手术技法,和两百多年前不同,已经不需要大体老师来进行教学了。



判定

主要是持续成功和持续对抗两类判定

通常情况下,手术(游戏)时间为一个小时以内。普通阑尾炎切除可以降到半个小时甚至更少。手术前的准备,包括掌握多少知识和技能,带了什么医疗器材,在手术开始后基本都是定死的。急诊手术通常都是没有什么准备时间的,所以略过术前准备这块。玩家角色可以从每次抢救中得到新的经验,想法和装备等,通过不断手术来得到成长(可以把中间的休息和学习提升看成是术前准备)。

手术开始后,分为术中和术后(恢复)两个部分。手术做的快,但在手术中对客户造成了更多伤害,术后恢复就会更慢,甚至会死(在ICU)。

在紧急情况下,遵循先救命再治病原则。这部分的权衡也要由玩家进行判定(通常I紧急S),然后由主持给出一个(由玩家判定得出的)大致范围。

在拥有对应知识和术式(10-50次以上虚拟手术经验,取得对应技能),同时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通常难度比对参考:

引用
为狼人或吸血鬼进行银弹取出,0-3

普通阑尾炎手术,1-2

脾脏切除并止血,2-3

胃大部(次全)切除,1-3

髋关节置换(需要材料),1-2

心脏外伤,3-5

房间隔缺损(导管置换修补,需材料),0-2



主持在手术开始前,就应该有一个预计,病人能承受多少手术时造成的伤害,这是一个池;手术中带来的继发伤害是另外一个池,用来对抗术后康复。前者溢出客户当场就要转生,手术失败;后者通常不会引起失败,只是术后恢复较慢,或者愈后不佳。

比如在紧急手术中,通常没有手术室的无菌条件,也缺乏器械和药物。按胸腔和腹腔手术分类,如果没有体外循环装置,前者的手术时间只能有短短几分钟。这时候遵循先救命再治病原则,如果技能不够精湛,优先考虑抢救问题。这在判定上,是以转嫁的方式,把风险转到后一个恢复池中,譬如过多的电热止血,或者草率的缝合。

客户的健康为X/Y,在通常情况下,术士应基本保证最大值Y,同时尽可能的维持现有值X不降为零。假如情况不允许时,X在降为零时,可以使用黑科技道具(如ATP)来把客户拉回危险线。这类操作的缺点是贵,同时Y值也可能会下降。这也意味着客户术后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资源来进行恢复。





一些背景简介

有没有好像无所谓,所以略



术式

这些看书就行了,没必要复制黏贴




小技巧



除了教科书教的那些基础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教科书没有提到的知识点。譬如《恶魔学》中提到,在对抗恶魔时,咖啡通常是无力化此类异怪的一个廉价办法,硫磺则起兴奋作用。而在手术中,大剂量的咖啡只能全麻恶魔,配合1:3吸入硫磺则可替代部分局麻效果使用。

小技巧在对应特殊情况时,有1-5个成功骰加成。

每个小技巧通常都以术前的情报打探,或是术后的奖励,由主持提供给玩家。





劇透 -   :
结语,我其实是不想玩椟子的,因为好麻烦。珠子多好,珠子多贵啊,但问题是……他还是得有个载体。就算有了规则,也不一定找的到人开团,就算有人开团,他也不一定有空。一共就这么点产能,还想干嘛,还能干嘛?
« 上次编辑: 2020-03-28, 周六 15:04:56 由 landbuilding »
Tunnel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