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美蘋果園
TRPG討論區 => 研討區 => 新手區 => 主题作者是: mimir 于 2010-09-23, 周四 23:55:24
-
为啥不叫“人物卡区”?
一方面,“练习”的含义太广泛了,远远不止做人物卡。团队合作、发呆吐槽、掷骰手法……都可以练习。
另一方面,我个人主张先找团后做卡,所以第一张卡不该是“练习”,而该是“实战”。
如果人物卡附上开团帖链接,那么别人能给出的建议,就比仅仅指出规则错误高上好几个层次。
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个区要不要指导战力?
我认为,如果有附开团链接,那么指导战力是合适的;没有的话,那就不要,且不该指导战力。
以上~
-
叫练习区而不叫人物卡区大概最初是为了统一三个分区的字数吧……当然这不是什么重要问题……
先找团后做卡固然应该是较好的顺序(而且就算是数据纠错其实最好也是dm来进行),不过总要考虑有些人不那么好找到团的实际情况……
至于数据错误外的其他建议,我想这个问题很难讲,毕竟这应该是该团dm考虑的范畴……有的时候局外人即使是好心也会带来意料外的结果……
掷骰手法也可以练习嘛T_T 球指教……
-
那就叫貼卡區吧......
-
对的,蜜蜜儿可以连出六个六的哦!
-
练习区
我的第一张卡,很多不懂的地方,请指教。
版主: 维茜
把描述改成
我的第一张卡,我写的第一个遭遇,我写的第一个模组,我写的第一个....很多不懂的地方,请多谢指教。
-
叫练习区而不叫人物卡区大概最初是为了统一三个分区的字数吧……当然这不是什么重要问题……
先找团后做卡固然应该是较好的顺序(而且就算是数据纠错其实最好也是dm来进行),不过总要考虑有些人不那么好找到团的实际情况……
至于数据错误外的其他建议,我想这个问题很难讲,毕竟这应该是该团dm考虑的范畴……有的时候局外人即使是好心也会带来意料外的结果……
掷骰手法也可以练习嘛T_T 球指教……
不少新人PC和DM完全不了解怎样进行双向选择,这方面最好有个基础教程,比如开团帖应该包含哪些要素之类。
虽然有人说新人没得选,但我认为与其和负相性的队友玩,还不如不玩。
至于“更高层次的帮助”,诚然它不像规则一样,有“公认的绝对正确”,但它可以令求助者和帮助者更深地理解跑团这种活动。
这种比规则更高层次的理解力,我感觉在整个圈子内,目前是比较欠缺的。
我觉得,不要害怕错误,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培养出这种意识。
对的,蜜蜜儿可以连出六个六的哦!
:em006
-
愿者上钓不是很好么。。。
/me 小小吐槽
离线
[新增好友]
传简讯
显示帖子
资料统计
帖子数: 696 (0.479 /每天)自订头衔: Wish年龄:N/A 注册日期: 2006-10-03, 周二 10:21:59当地时间:2010-09-24, 周五 14:10:45上次登录: 2010-09-17, 周五 15:54:36
-
不少新人PC和DM完全不了解怎样进行双向选择,这方面最好有个基础教程,比如开团帖应该包含哪些要素之类。
虽然有人说新人没得选,但我认为与其和负相性的队友玩,还不如不玩。
至于“更高层次的帮助”,诚然它不像规则一样,有“公认的绝对正确”,但它可以令求助者和帮助者更深地理解跑团这种活动。
这种比规则更高层次的理解力,我感觉在整个圈子内,目前是比较欠缺的。
我觉得,不要害怕错误,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培养出这种意识。
其实我个人基本是赞同你的观点的,但这并不排除有人和我和你的观点都不同……就好像我个人会赞同“爱情是一种责任它需要双方小心的维护”,但世界上就是有很多喜欢“好聚好散”的人而且他们过的还很好……怎么说呢,我觉得跑团无可置疑的一点是,它是个多人活动,那么参加它的人就应该自己有与人交往的能力。而判断可以和谁一起玩,谁会长期投入谁会一时冲动,谁会给你带来快乐谁只会让你感到麻烦……如何做双向选择,毕竟不仅仅是跑团需要的能力……
总之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不会与人交往,那怎么教也没用的……而适合玩这种游戏的人则总会找到自己的归属,因为他喜欢。
我觉得如果有什么意识需要培养,那应该就是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尤其是尊重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以及尽量不要口出恶言的自我修养。而这些大概已经超出新人指导的范围了……或者说……不应该到了这个年纪才开始注意?= =b
-
青少年有社交障碍 大学生社交能力同七岁孩子
2010年09月21日01:07大河网-大河报我要评论(101) 字号:T|T
“父母过多地替代子女排解压力会导致个人社交能力的萎缩,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仅是社交恐惧,还会彻底厌恶社交活动,几乎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这是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袁岳日前发表的博文《从社交恐惧到社交厌恶》中指出的观点。目前很多教育专家认为,社交缺失与社交能力弱化已经成为如今青年一代中比较普遍的问题。
多数青少年恐惧社交
袁岳博士断言:“现在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基本上只相当于一个七八岁孩子的水平。而存在社交障碍的95%以上的原因都在于孩子在上学期间没有机会走入社会,从小就不与别人打交道,只是一味读书考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组研究员朱松概括了造成当代青少年普遍社交障碍的原因:教育是以考试为导向的,来自学校和高考(论坛)的学习压力特别大,春游、夏令营等活动这几年变得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社交机会。家长、学生自己,都认为应当把学习放在首位,甚至将学习作为学生的全部生活。
性格外向的小杨,朋友广泛,从来都不觉得自己与别人打交道时存在障碍,然而刚刚做汽车销售的工作一年多,却遇到了社交困惑:他很奇怪为什么自己工作之后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了。汽车销售的工作让他几乎每天上班下班都是赔笑吃饭,工作上的强迫社交越多,他对与人打交道的厌烦情绪就越重。但他明白自己需要这份可观的收入来维持日常生活中的开销,又不得不继续社交过度地工作下去。在工作之余,他变得越来越孤僻,话越来越少。他怀疑自己患了“强迫社交症”。
朱松说:“这是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缓解,每个人每天的社交量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能过近。因为工作的社交过度而带来工作之余的社交回避是源于一种正常的自我调节机制,无可厚非。”
然而袁岳却认为,这种“社交过度”是一种伪观念,因为过去人们也同样工作同样社交,没有人抱怨过“社交过度”,而在现在,正是因为孩子们从小的社交不足导致了他们长大工作时对社交的反感和厌恶。
孩子社交受父母影响有多大
有不少家长有这样困惑,比如自身的学历高低或者职业的因素会不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呢?还有,父母能力有限人脉也不旺,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社交环境,是不是孩子也会变得内向呢?
这是多数人认识上的一种误区,其实无论学历还是职业与社交能力都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袁岳说:“我们通常认为博士生的社交能力差,那是因为博士生可能从来就没有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所以他们的社交能力得不到发展,是停滞的。然而相比之下,其他同龄人可能都已经在职场上打拼多年了,自然社交能力会好很多。人们年龄越大,来自外界的社交需求和社交压力就越大,所以相对来说,社交能力得不到提升的博士生们就会被认为是社交能力不佳。”
“家庭收入还有人脉关系与孩子的社交能力没有直接联系。”袁岳先生说,“据调查,通常是工薪家庭中比较贫困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容易成才,因为他们更加独立,能够更早地得到锻炼,更早地去社交和打拼。相反家庭条件越好,父母创造的机会越多,孩子就越不可能利用这些机会。”
朱松说:“虽然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父母的收入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和父母的性格和日常社交行为能力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为从遗传学角度讲,性格是遗传的,如果父母是比较内向不善与人打交道的人,孩子通常也是这种类型的人;另外,孩子在后天成长的过程中,会效仿父母的行为和处世方式,这也造成了孩子和父母的社交能力往一边倒的现象。父母先改变,去增加自己的社交行为,提高社交能力。”
专家建议:提高社交能力
应从改变教育形式入手
朱松给出了建议:教育导向要改变。学校应该认识到对孩子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朱松说:“根据了解,日本、美国学校都开设专为锻炼学生社交的活动性课程,他们称之为‘远足课’。比如在美国,当学生读初中的时候学校会组织学生到城市的近郊去游玩,高中的时候组织学生到国内的其他城市看看,大学的时候要求学生出国走访交流,而这些都是按规定算学分的。国内的课程是不是可以借鉴呢?”
朱松指出:“现在独生世家的家长担心孩子在活动时出意外,学校更担心在组织活动时孩子出意外,学校要承担责任还要赔很多钱,这直接导致了学校组织的活动越来越少。针对学校和家长这样的顾虑,是否可以通过给学生上保险来减轻学校的负担?
(大河报)
http://edu.qq.com/a/20100921/000003.htm
而且因为隔行如隔山一样,不清楚交涉的流程与术语也很正常啊
-
流程和术语这种东西,泡irc或者qq群一两天就可以知道了吧……
-
每个DM都有自己的风格....当然在新兵混的长的DM大多有类似的流程
其实新DM布置自己的特色流程与记得必要的交涉事项也是...有用的
-
不少新人PC和DM完全不了解怎样进行双向选择,这方面最好有个基础教程,比如开团帖应该包含哪些要素之类。
虽然有人说新人没得选,但我认为与其和负相性的队友玩,还不如不玩。
至于“更高层次的帮助”,诚然它不像规则一样,有“公认的绝对正确”,但它可以令求助者和帮助者更深地理解跑团这种活动。
这种比规则更高层次的理解力,我感觉在整个圈子内,目前是比较欠缺的。
我觉得,不要害怕错误,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培养出这种意识。
其实我个人基本是赞同你的观点的,但这并不排除有人和我和你的观点都不同……就好像我个人会赞同“爱情是一种责任它需要双方小心的维护”,但世界上就是有很多喜欢“好聚好散”的人而且他们过的还很好……怎么说呢,我觉得跑团无可置疑的一点是,它是个多人活动,那么参加它的人就应该自己有与人交往的能力。而判断可以和谁一起玩,谁会长期投入谁会一时冲动,谁会给你带来快乐谁只会让你感到麻烦……如何做双向选择,毕竟不仅仅是跑团需要的能力……
总之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不会与人交往,那怎么教也没用的……而适合玩这种游戏的人则总会找到自己的归属,因为他喜欢。
我觉得如果有什么意识需要培养,那应该就是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尤其是尊重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以及尽量不要口出恶言的自我修养。而这些大概已经超出新人指导的范围了……或者说……不应该到了这个年纪才开始注意?= =b
跑团的人际交往有一些独特之处,新人是没法先天懂的。
譬如怎样去判断开团帖、占坑帖的靠谱度,DM和PC在游戏内外怎样处理相互关系,等等……暂且不说这个。
我所说的“需要培养的意识”并不是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和规则知识之间,还有一种能力是玩家需要掌握的,那就是对于一个团的游戏内把握力。
所以才提议先团后卡、人物卡附开团帖链接。
没有团的人物卡,只能用来练习“正确理解一小部分规则”而已,只是如此而已。
-
跑团的独特规矩只要稍微和irc上或者qq上的人聊聊就不难知道吧,姑且不说团和团的规矩还不甚一样(比如最简单的,有的dm喜欢人物简历字数多,有的喜欢字数少或者最好别写……)。我觉得针对找团一类的进一步指导不是没必要,而是必须针对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和爱好)来进行较好。尤其开团贴会牵扯一些dm独特的喜好内容,一定要讨论的话还是私聊更合适。
先团后卡固然是理想情况,但不可否认“我看了半天书做出张卡请大家帮我看看对不对”其实是很多新手最容易和别人展开沟通的缘由嘛……总比“我对跑团很有兴趣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请大家帮我找个团”这样更可能被人理会……而且说道这个,难道最传统的情况不应该是一群要好的人打扑克打腻了于是决定跑团么……但是时代不一样了,大家对跑团的期待也不一样了,总不能一成不变地抱着最古老的方式嘛。
-
可是我不断地看到乱报团的新人啊~~昨天就有个没看开团帖日期的……
像日期、风格、等级、资源、房规……这么些基本的东西,不少新人就完全没概念,开团的不写,报团的不注意,这现象很常见啊。
就我所见的境况,我建议论坛上最好有(半)永久性的认真写就的优质相关文章,不要太指望IRC和QQ。这种指导也不会写得太长。
另外一点,我在这里不是要否定什么,而是想提醒下,现在的练习区里缺少了什么。
-
我的概念很简单,首先不存在非常多的所谓的老手,也不存在非常多的所谓的新手。
最多的是在两头中间,从略有了解到很有了解但还没完全了解的人群。
当然,这些人群中的一半已经可以作为不错的DM和CP了,但另外一部分可能比新人还糟糕,比如假如最早跑的团的DM有误导光环,那么就会养成不好的习惯。
或者最早带的PC很凶暴或者很糟糕,那么作为DM也会有阴影。
解决这类问题靠教程是没有用的。
我认为唯一的解决方式是老练DM带初玩的PC,初玩的DM带老练PC。
这里的老练不是指你对规则有多熟,而是指你多么了解跑团是怎样一回事,多么理解“入门”是怎样一回事。
假如没有老练的DM或PC以牺牲精神去实际这么做的话,光靠说,靠IRC/QQ/论坛这样说,我估计最多也只能解决规则层面的问题。
虽然我很喜欢看各种些的很好的教学文章,但是仅仅只有教学文章是不够的。
为什么很多跑团没多久的PC可以迅速成长起来?
为什么一些跑了很久的,结果还是——唔,那样?
当然,TRPG这个游戏对每个人的适应性不同,但更取决于他有没有遇到过有经验的人群。这与生活中任何群体项目一样,富有经验的DM和PC可以互相促进提高,所以圈子很重要。
一群新手PC的培养需要一个老练DM,一个老练DM的培养需要一群老练PC。
想要看见更多茁壮新人PC和DM的诸位,请贡献出你们的爱来当肥料吧~ :em023
-
两个月培养出一枚死滥强的无压力飘过……
-
两个月培养出一枚死滥强的无压力飘过……
这值得骄傲吗!?当别人给世界带来萌软和气又体贴的软PC的时候,你给世界带来的是滥强!
/me 打了斯巴达教育家妃子。
-
帶新手不能算是牺牲吧……其实时刻refresh下自己还是很有好处的……
/me 可惜最近没空
-
带新手不能算是牺牲吧……其实时刻refresh下自己还是很有好处的……
/me 可惜最近没空
我也比较没空,不过1,2个月后应该可以腾出手开一些入门短团。
在这里还是希望许多比较有经验的老练玩家能主动带一些新手,虽然我知道磨合久了的PC用起来舒服又贴气,但老是不尝试新配对的话空气也会沉闷的。
-
这值得骄傲吗!?当别人给世界带来萌软和气又体贴的软PC的时候,你给世界带来的是滥强!
/me 打了斯巴达教育家妃子。
不是我的错,是世界错了!%>_<%
-
这值得骄傲吗!?当别人给世界带来萌软和气又体贴的软PC的时候,你给世界带来的是滥强!
/me 打了斯巴达教育家妃子。
不是我的错,是世界错了!%>_<%
又关世界事,中出她的不是你么!
/me 又打了妃子诚,走了。
-
你们倆不要在这里搞家庭暴力……
-
只要不欺负我,让我做什么都行%>_<%
-
好,把妃妹给我吧。
-
好,把妃妹给我吧。
/me 杀死了气鼓的胖胖
-
可是我不断地看到乱报团的新人啊~~昨天就有个没看开团帖日期的……
像日期、风格、等级、资源、房规……这么些基本的东西,不少新人就完全没概念,开团的不写,报团的不注意,这现象很常见啊。
就我所见的境况,我建议论坛上最好有(半)永久性的认真写就的优质相关文章,不要太指望IRC和QQ。这种指导也不会写得太长。
另外一点,我在这里不是要否定什么,而是想提醒下,现在的练习区里缺少了什么。
我认为教程包含以上内容的话纯属多管闲事。
乱报团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阶段啊……
-
To Dya:
我知道目前在练习区里,提出中肯而适度的意见的老练玩家少得可以。
疑问区好像和规则释疑区没啥区别……
感想区被老玩家占领了。
新人从新手区里到底得到了什么,我看不清,最好有新人自己来说几句。
其实出于各种原因,没几位老练玩家会对帮助新手具有持久的热情,这个无须讳言。
那么教程这种半一劳永逸的东西,多少弄点也好。
老练DM带初玩的PC,初玩的DM带老练PC——这事得搞论坛活动才能办到的吧……
To 妃妃:
就算整个世界都错了,你还有皇弟!
To 胖胖鱼:
在这个区里,老练玩家的存在意义也就是帮助新人少走弯路。如果连这事都帮不了,我就不知道老练玩家到底能帮上些什么忙了……
我想,有些事情,先行者经历过是为了让后来者不用再去经历,而乱开团乱报团,算是这类事情里面最容易避免的了。
-
老练DM带初玩的PC,初玩的DM带老练PC——这事得搞论坛活动才能办到的吧……
有爱就办得到!
好吧搞活动也行,但搞起来咪咪耳姐姐要不要算一份呢?-v-
-
人类称之为爱的这种情感,就像早春的雨一样,飘忽不定的啊~
活动么……于是球奖品剧透 :em004
-
好吧我认为跑团并不是什么高深或者神圣的事情自然也没有弯路的说法。
一切都是体验(大概我是感官学派的,还是叫什么来着?)。
新人团自然是很好的。
-
好吧我认为跑团并不是什么高深或者神圣的事情自然也没有弯路的说法。
一切都是体验(大概我是感官学派的,还是叫什么来着?)。
新人团自然是很好的。
就你和我正对喷着的帖子来看,你显然是一个律师丫!我才是感官学派!
-
人类称之为爱的这种情感,就像早春的雨一样,飘忽不定的啊~
活动么……于是球奖品剧透 :em004
呃……我请你吃饭…………?
-
DYA请我吃奶油派我就参加活动!
btw,到底谁是皇弟啊%>_<%
-
DYA请我吃奶油派我就参加活动!
btw,到底谁是皇弟啊%>_<%
你来魔都。
皇弟不是你团里的么?虽然我没看LOG。
-
说不定明年暑假真的去魔都……
我团里只有皇帝没有皇弟啊(⊙_⊙)
-
妃子还是留在我的梦里比较好……(对手指
-
妃子还是留在我的梦里比较好……(对手指
倒也是……
-
DYA也不要我了么%>_<%
-
好吧我认为跑团并不是什么高深或者神圣的事情自然也没有弯路的说法。
一切都是体验(大概我是感官学派的,还是叫什么来着?)。
新人团自然是很好的。
我也不认为跑团是高深的神圣的。不过我认为跑团里有弯路直路的区别,这就是意见之分歧所在吧。
当跑了一个成功的团,大家都会很快乐。但是当团发生问题时,有时候是真的很要命的,不是游戏也绝非说笑。
所以趋向好事,避免坏事,就这么简单罢了。
个人体验诚然要尊重,但若取消价值倾向,那么许多“公认的”美好的东西就要崩溃了。至少,我个人不希望这样。
人类称之为爱的这种情感,就像早春的雨一样,飘忽不定的啊~
活动么……于是球奖品剧透 :em004
呃……我请你吃饭…………?
呃……怎么忽然心动了…… :em016
DYA请我吃奶油派我就参加活动!
btw,到底谁是皇弟啊%>_<%
妃妃发生过了的事可不能简单地一句抹消啊,鸽子还停在S哲的屋檐上呢~
-
好吧我认为跑团并不是什么高深或者神圣的事情自然也没有弯路的说法。
一切都是体验(大概我是感官学派的,还是叫什么来着?)。
新人团自然是很好的。
就你和我正对喷着的帖子来看,你显然是一个律师丫!我才是感官学派!
顺便求链接~
-
律师没啥不好,需要的是公正的律师而已
而公正的律师是需要推动才有的 :em024 :em024
-
譬如怎样去判断开团帖、占坑帖的靠谱度....
这事情困惑我好久了....求指教!
-
好吧我认为跑团并不是什么高深或者神圣的事情自然也没有弯路的说法。
一切都是体验(大概我是感官学派的,还是叫什么来着?)。
新人团自然是很好的。
我也不认为跑团是高深的神圣的。不过我认为跑团里有弯路直路的区别,这就是意见之分歧所在吧。
当跑了一个成功的团,大家都会很快乐。但是当团发生问题时,有时候是真的很要命的,不是游戏也绝非说笑。
所以趋向好事,避免坏事,就这么简单罢了。
个人体验诚然要尊重,但若取消价值倾向,那么许多“公认的”美好的东西就要崩溃了。至少,我个人不希望这样。
其实私下里单对单交流的时候我也试图尽量帮助新人享受到美好的体验,不过我只是说管理层面不好关于这个制定什么硬性规则。比如假设(我只是说假设)新人卡里附带的开团帖你觉得不大靠谱,那你是不是应该告诉该pc“这个dm以坑团著称”或者“这个dm看起来三分钟热度”之类的话呢……这未免会造成背后论断别人的尴尬局面,所以我觉得公开地区还是尽量少涉及这样的可能性较好。
不过弯路直路的问题我到是赞同胖胖的*_*
-
其实有时候说说也未尝不可,关键在于说话的语气。
同样,开团占坑的靠谱程度,也是看说话语气(还有看头像)就能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
以『正确的带团观』和『正确的跑團观』来看问题,那么大家就都别玩了,没有哪怕是一个团,可以符合扮演美学的标准。。
如果你认为一个风格是好的,最好的方法是带团,跑團,在论坛讨论解决不了什么。
-
其实有时候说说也未尝不可,关键在于说话的语气。
同样,开团占坑的靠谱程度,也是看说话语气(还有看头像)就能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看这就是差异了,我觉得这种话是撕破嘴也不能说的……除非说自己= =b
-
半开玩笑的就行了,其实好些时候GM也知道自己多半会坑,而且熟了的话,说说也无所谓嘛~。~
-
/me 撕姐姐的嘴
-
/me 咬胖胖的手
-
你们感情真好……
-
你們感情真好...
-
以『正确的带团观』和『正确的跑团观』来看问题,那么大家就都别玩了,没有哪怕是一个团,可以符合扮演美学的标准。。
如果你认为一个风格是好的,最好的方法是带团,跑团,在论坛讨论解决不了什么。
/me 抚摸了和自己意见相同的蓝蓝。
-
譬如怎样去判断开团帖、占坑帖的靠谱度....
这事情困惑我好久了....求指教!
开团帖应该包含这些要素:
采用的规则/版本
是D&D的话,等级
是D&D的话,开放资源
有的话,重要房规
团队人数
预计长度
风格——踢门/剧情/解谜等等
故事背景
开团时间
缺少任何一项,就属于缺陷,缺少多项就是不靠谱。这事我觉得没啥值得吐槽的。
让新人知道这些,而不仅仅是书本规则,与撕破脸皮没什么关系——或者果然有关系?
新手DM没有故意坑人的,如果漏了,单纯只是没想到而已。指出来莫非会伤害他们么?
况且,完全用不着背后去针对谁谁~
PC除了判断以上要素是否适合自己,还可以——
查阅这位DM以前的开团log。
关注一下先行报名的队友,看看他们的帖子和卡,预防相性问题和游戏内的各种问题。
而新人DM怎样判断占坑帖的靠谱度——占坑帖在证明自己靠谱之前,全都是不靠谱的。
作为DM,你要利用论坛、IRC、MSN、QQ、手机等等手段,与PC保持联系,总是联系不上的就是不靠谱的。
你也要打提前量,别到开团前一天才发现“啊还有好几个人没做卡!”提早几天催卡,催了之后没反应或者搪塞的,就是不靠谱的。
这些事情,我觉得应该大大方方地说出来,而且不是说一遍就沉底,毕竟新人在不断地出现。
我也没觉得我说了这些,就和谁撕破脸皮了。如果谁因为这个对我破脸的,真的,请以后躲着我,或者re一下让我以后也好躲着你,这样我们都高兴。
P.S. “怎样都好~”是最容易的。我心情一差也经常“怎样都好~”,从而失去了不少新人。“跑团没意思”也是一种可贵的体验吧……不过我个人希望尽量为新人的第一次团杜绝这种体验——跑了三五个团再觉得没意思退出也不迟。
以『正确的带团观』和『正确的跑團观』来看问题,那么大家就都别玩了,没有哪怕是一个团,可以符合扮演美学的标准。。
如果你认为一个风格是好的,最好的方法是带团,跑團,在论坛讨论解决不了什么。
既然坛主都说论坛讨论没用,那么大概的确是没用的吧……(不过跑团和戏剧本来就不是一回事)
这样的话,我觉得新人区可以更加致力于帮助新人找团,目前的新人区/招募区都没有这个功能。
-
mimir你的帖子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我已经在第一页说过了 :em024
既然坛主都说论坛讨论没用,那么大概的确是没用的吧……(不过跑团和戏剧本来就不是一回事)
是啊,我看见用戏剧表演学来跑团的最头疼了。因为至少网团的话,一般来说他们又装13又轴,对非受训RP(!?)带有来源可疑的优越感,并且说真的也看不出他们的RP究竟好在哪里,偏偏隔三差五就会看见不少这样的人……
面团的话有一些人会使用话剧的技巧倒是很不错,不过性格开朗的社交型人本身的表演天赋也足够胜任游戏了。 :em003
-
/me 蹭了Dya
于是大家互相请吃饭么~~
-
即兴表演指没有写好的剧本、台词,也不经排练就向观众演出的一种戏剧表演。从希腊、罗马时代就在民间开始产生并流传。至17世纪时,形成意大利即兴喜剧,逐渐兴盛起来,成为一个剧种,深为当时民众喜爱,对戏剧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即兴喜剧的特征,第一是表演者除青年男女主角外,都戴假面具上台,故又称“假面喜剧”;第二是采用“幕表制”,即有一个故事梗概,安排人物上下场。演员可按自己所扮人物,结合当时社会形势即兴进行表演,随口编念台词;第三是角色有定型。这种戏剧是有传统程式的,故事一般有固定的行动和主题,对话也有传统套子,演员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变换方式而已。这种表演的方式在中国早期话剧的“文明戏”和上海特有的“滑稽戏”中,也以极为近似的形态出现过。 即兴表演还是一种训练演员技巧的方法,曾被广泛采用。西方戏剧学校设有专门的即兴表演课。在苏联、东欧各国和中国戏剧表演教学中也贯彻类似的教学法。在表演训练的“小品”练习中,用的也是即兴表演的方法。 即兴表演在西方某些先锋派戏剧演出中颇受重视,从20世纪20~30年代的阿尔托到当代美国的生活剧院,都强调演员的即兴创作。实际上在戏剧演出中,任何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员,每次演出都会有不同程度、不同量的即兴表演要素在起作用,处理得当,会使角色更加生动、丰满。但是不能离开角色去随意发挥。
-
/me 蹭了Dya
于是大家互相请吃饭么~~
先团再饭,这是规矩。
其实最早龙堡的时候,新人倒都是面团带进门的……
不,不如…… :em027
-
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称为《行为学》,归属于管理科学。行为是生命的特征,而生命由躯体和灵魂所组成。躯体是生命组成的有形因素,属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范畴。灵魂是生命组成的无形因素,属于《行为学》研究的范畴。灵魂不能脱离躯体,躯体没有灵魂就失去了生命。人的灵魂包含性格和知识两大要素。性格是先天赋予的行为本能:包括欲望、情感、智力和体能等方面;知识是后天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依据:包括习俗、技艺、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意识理念等方面。每个人的灵魂都不会相同,因为每个人先天赋以的性格和后天学习所获得的知识都不会完全一样。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行为的特征,也就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个性。在灵魂的两大要素之中,性格与知识相比较,知识具有主导的地位。一个有丰富知识的人可以克服性格上的许多弱点,使自己的行为有理性和有预见性。而知识贫乏的人,理智也相对贫乏,或大胆卤莽或胆怯龟缩,行为就只能由自己的性格来主导。
-
确认目的
跑团相关应该也算是一类技能,而且他要考虑的第一点应该是目的,参与者里你本人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其他参与者的目的,比如说,最常见的,跑团是消磨时间(而不是浪费时间)的一种多人娱乐活动,这就可以看做是常见目的之一。其他常见的还有如结识朋友,人际交往,对于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共同进入幻想世界,靠跑团来获取桥段等。我认为明确目的是第一要务,如果连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可能就会浪费更多时间,走更多弯路。当然了,必要的弯路还是要走的。有的事光说没用,要让当事人自己去体验一次甚至数次,也有的事我自己也吃不准,巴不得能有个白薯来给我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第一次是很重要的
玩家在入门时通常是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完全不清楚。要么主要靠自学养成自己的世界观,要么主要融入圈子,与他人交流,但这里的问题是,后者并不能算是玩家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而只是玩家首先遇到了什么(规则,其他参与者等),在投入一定的心力后,玩家如果没有海量的时间、精力、爱以及对于尚未确认本我目的的饥饿感驱使,基本就停留在他最初的那个规则/版本上了
要有团
虽然从根本上来说解决不了上述问题,加入一个靠谱的圈子依然是一个过硬的保障,既然新人中那些迷惘的不知道该从何开始如何选择,那就给他们一个指引,而且除非是教授者本人打算收徒,这个指引不应该过细。一个圈子的核心竞争力通常在于团,正如同一个BBS的核心竞争力通常在于其FTP一样,因为参与者学规则主要不是为了YY或者写小说等,而是为了开跑团,一个没有团的规则看起来再合理再华丽,充其量也只能说它是个设定
坑团?啥坑团
有开过10个以上团,任何团,而且一个未坑的请举手。疑其他貌似前面有人说过了……
不过要注意,开团帖如果写的太细,会减少阅读的人数,以及吓退一些人。如果你的本来目的就是如此,那么干吧,只是要注意掌握好,小心不要连你想要来的人都吓退了
表演(而不是扮演)相关
这里说的表演(show)主要是指通过对话等形式来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征等,扮演(act)是指全情投入,无论玩家还是主持都不刻意去注意,甚至说故意的模糊、遗忘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分界线。这里指的表演是通俗易入门的,而扮演基本难以达到,一旦跨越limbo后则是危险的
在参与者(包括我)大多都没有相关表演受训和经验时,我常在用的是多重身份和即时回溯两个办法,这里只说前一个,多重身份。表演的主要难点在哪里?要在一个有别于日常环境的背景世界中表现出一个与真实玩家不同的角色。要如何解决这个主要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减低表演的难度,设定背景世界和现代社会类似,只是有些微区别,还有使用真人卡来进行本色表演等。但是降低门槛并无法在今后,在根本上提升表演的技巧。不,不要搞错了,提升技巧并不是目的,这只是手段,提升技巧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如果所有参与者都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能满意,那么第一点就足够应付了,不需要把问题复杂化。
二,当然不会是提升演员的自我素养了,这话是真理,但是不靠谱,因为在实际操作上有很大的问题。不会有多少人为了玩个游戏去读个表演艺术专业的,就算他读了,也只能降格以适应其他没有相关意识的参与者,而如果这人并不满足于基本表现,那他就会很愤怒,很痛苦。多重身份并不是我一个人在这么干,我见过好几个主持都这么干(是指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以及要如何干的,而不是无意识下的使用,或者不深究本质的单纯模仿),甚至连影视剧,小说中都有常见。具体就是角色有两个以上的多个身份,比如平时是白领,听到呼救电话亭变身成超人,表面上是黑道,其实是打入内部的警察,原先是学生,但是穿越了无限升级去了……这个解决办法的核心在于套壳,表现不好一个与你自己不太一样的角色?其实这个问题主要是你没放开,来我给你逐层催眠一下……进阶办法还有“梦中梦”,“岔路选择”。以上说的并不仅限于角色,同样也可以顺畅作用于背景世界
当然了,前面的说法都是有前置条件的,比如对于规则背景的必要的熟悉和掌握,这些通常会在个体跑团的过程中逐渐成形、优化。
OWOD一周带出新人,NWOD三天就能出的无压力飘过。如果被带方是不会自觉去看书的,城龙反要费多时间
-
啥...WOD这种通常只要看看夜访吸血鬼那套就好了吧
-
叶哥一看就知道是外行……其实通常只需要看凡人书就够了(逃)
-
/me 不哥
/me 不喜欢D10而已...
你WOD的背景成分通常比较多,集成在规则书里,问题是.....................那些PC也未必去看同时代生活的书吧
-
WOD又不是我的……不过我巴不得你们都喜欢D20,我一人独霸XDDD
除非PC是穿越到这个社会来的,不然我想有十几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也不需要再看同时代的书了,至少在自用而不是传道授业解惑上不用了
-
所以COC也是同样就好搞吧...如果是扮演一般人,若是扮演专业人士还是要看一些书
但若是中世纪或以前的话就需要进修相当多的书和做不少的协调沟通
D10太麻烦了,看COCD100多简单 :em012
-
COC不太好表现出那种疯狂举措,当然WOD也有类似问题
D100哪有辐射方便啊
叶哥你在开头就搞错了一件事了,当然D几作为规则关联也很重要,但这讨论的关键不在于是D几,而在于是背景有多现实或多奇幻
除非参与者强烈要求,不然用伪中世纪背景不就很好,大家省心。话说叶哥你开的居然是正经的中世纪团么……
-
COC么...恐怖大师什么的也不太合适,我觉得反倒是世纪风暴那种比较有趣
D几是教起来麻烦/简单
自定义世界背景多是空白无数,需要跑的时候去引导/助推/吐糟
d&d系自由度比较大,也很容易有各种不同意见,毕竟有空/有机会去做什么行为分析的情况趋向0
我觉得即使是伪中世纪其实和中世纪没什么差别...
-
如果相互不熟悉,要让玩家自己吓自己,这就如同在好场景里讲鬼故事一样事半功倍。如果相互之间比较熟悉对方,知道对方的阴影所在,也可以针对性的来点猛料,毕竟有人怕蜘蛛不怕蛇,有人怕蛇不怕蜘蛛。不过如果用过了就要发生血案了 :em032
理论上应该是D越小越容易使用吧,因为区间缩小了。扩大区间是为了判别上的细节调整和多样化。WOD的D10的好处主要在于不靠传统的堆骰子,虽然DP也能判别范围但并不是那么直观,十加骰的小几率事件也很好。而且他的算法很漂亮,以前玩城龙带个骰子袋随身走时我还做过从里面掏出一堆投石索弹药的噩梦来过,虽然现在也是带个骰子袋但里面都只是D10了,就再也没做过类似的相关,很奇怪恩恩
自定义的主要好处在于新奇,玩家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但是这个需要主持的很多爱,我有几个背景比如打僵尸掏脑核吃了升级就很没爱不想开,就和你说的一样空白无数需要引导
没差别么……
/me 召唤丛林熊
-
世纪风暴系那种是依靠各种地区/认知性差异,各种谎言/误导/隐瞒的手法
========================
以举例来说,会类似各个方面对姹女这个词的理解...
姹女是道教外丹的术语,意思是指朱砂,一般都与“婴儿”合用。“婴儿”指的其实是“水银”。当时的道家利用这些特殊的术语,把化学反应的变化写成一些高深莫明的文章,例如:“姹女婴儿”,其实就说明了水银和朱砂两者的关系。不明当中奥妙的人往往认为这是房中术的要诀,把“姹女”曲解成为童女初潮的血、甚至是她们的血,从而造成人命的伤亡。
-
那是小说,你觉得跑团时可能能把这个表现手法调节的这么的…合适么?过难就不到,过易就没有表现完全,这根本就是在看参与者常年累积下来的配合了,能做到这样能放的开长的也能过眼的都可以去演COSPLAY剧了吧
-
这个我也不清楚.........................我在看让见多识广现代人感到毛毛的是怎么样子的
还有墨水之类的片,如果让人分不清真实与幻景,瘾品的效用之类
因为阅读的时候也觉得很有趣啊
-
/me 蹭了Dya
于是大家互相请吃饭么~~
先团再饭,这是规矩。
其实最早龙堡的时候,新人倒都是面团带进门的……
不,不如…… :em027
不如先吃我:3
-
其实戏剧表演学也不一定不好吧,当然凡事都分学院派和实践派(死
-
要区分更多的情况......教材只是给一些自我进修的方法与方向还有一些建议,实践还要自己做
正所谓师傅带进门,修行看个人
-
记得老早以前我还在电视台那边跑过苹果树面团呢,一次灭~
不过忘了DM是谁了
话说演戏主要靠天赋的嘛~
-
/me 是天赋派:3
-
所以请Dya姐姐首先作为老DM来带新PC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