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美蘋果園

TRPG討論區 => 研討區 => 5版 討論區 => 主题作者是: 洛拉·寻星 于 2025-02-27, 周四 13:39:47

主题: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洛拉·寻星2025-02-27, 周四 13:39:47
2015年2月27日,在5emm的翻译里大家在讨论“为什么kobold是狗头人而不是别的什么名字”:
https://www.goddessfantasy.net/bbs/index.php?topic=74608.0
2025年2月27日,在5emm25的翻译里大家在讨论“为什么kobold是狗头人而不是别的什么名字,况且现在都已经是龙了”
https://www.goddessfantasy.net/bbs/index.php?topic=156507.0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南村辉2025-02-27, 周四 13:42:24
我的观点比较激进,我认为“如果一个翻译一开始就有问题,那讨论就是日经贴”,不断有新人入坑,他们没参与过曾经的讨论,也没有任何义务体谅所谓的“定名不咎”,直到有人彻底把房顶掀了用更合适的译名才会停止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瘦人术士2025-02-27, 周四 13:43:05
https://www.weibo.com/1678843974/MCyi3aa85#comment
谜之声有非常长的考证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聪明伶俐琪露诺2025-02-27, 周四 15:26:43
但真正的问题是……整整十年没出新规则了。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狷墨居主人2025-02-27, 周四 16:25:40
如果仅就Kobold而言,没有什么“如果一个翻译一开始就有问题”,因为DnD的Kobold一开始还真就是狗头。

这里的问题是中文译名要不要随着官方吃书改设定而更改。我的观点是不用。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洛拉·寻星2025-02-27, 周四 16:28:36
如果仅就Kobold而言,没有什么“如果一个翻译一开始就有问题”,因为DnD的Kobold一开始还真就是狗头。

这里的问题是中文译名要不要随着官方吃书改设定而更改。我的观点是不用。
3楼(#2)发的总结里有详细的说明,似乎就从未“狗头”过。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狷墨居主人2025-02-27, 周四 16:49:13
如果仅就Kobold而言,没有什么“如果一个翻译一开始就有问题”,因为DnD的Kobold一开始还真就是狗头。

这里的问题是中文译名要不要随着官方吃书改设定而更改。我的观点是不用。
3楼(#2)发的总结里有详细的说明,似乎就从未“狗头”过。

微博外链打不开,不过你可以去看ADnD1E的插图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月下赶巫妖2025-02-27, 周四 16:56:58
干脆音译+意义吧。古早的就叫库伯狗,现在的就叫库伯龙。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Sheep010232025-02-27, 周四 17:30:14
不如就叫龙头人 :em001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狮鹫电力2025-02-27, 周四 19:29:15
这就让人不得不想到3R的“十手”

3R官中PHB里,武器sai译作“十手”

倒不是说不行,但有两个问题
1. Sai是英语中的日语舶来词,指サイ/さい,和制汉字写作“釵”,中文作“叉”、“钗”、“短叉”乃至“浪人叉”、“铁尺”
2. 显而易见的,十手(Jitte)也是日本武器,日语为じって,也作“實手”

那么,为什么我要在这里开始大谈特谈十手和钗呢?

首先,3R的OA(东方冒险)里真的同时出现了十手(Jitte)和十手(Sai),而这证明鬼佬多少是知道这两个玩意是两种东西的。
然后,天知道因为哪里来的错译污染,早年忍者神龟还知道把Sai本地化作“峨眉刺”(事实上十手和钗和峨眉刺干脆是3种东西,在3R里破魔锥更像峨眉刺),现在Sai的汉语翻译里很大面积的出现了十手(我怀疑就是3RPHB官中干的好事)
你只需要找个更确信一点的来源,不用多正规,Wikipedia级别就行,就会发现鬼佬事实上确实是TM知道这两个玩意是两种东西的。
引述: wikipedia上的“十手”,但中文页面
十手(十手﹑じって﹑實手,Jitte)是一种来自日本的武器兼捕具。外型为带钩的短棒,棒身多以30㎝ - 1m左右的钢﹑黄铜﹑锻银等金属或㭴﹑日本栗等坚硬木料所制造。根据读音写成汉字“十手”或“实手”,以前者较为常用,部分武术流派会以“实手”作标示。
十手是一种普遍的武器,以“十手术”闻名的武术流派亦有不少。
另有一种日本武器名为“钗(サイ)”,是琉球的古兵器之一,外观形态与十手颇为相似。
引述: wikipedia上的英文页面“Jitte”
A jitte (十手, "ten hands") is a blunt melee weapon that was used by police in Edo-period Japan (1603–1868). In English-language sources, it is sometimes incorrectly spelled jutte, such as in Ikkaku-ryū juttejutsu.
引述: wikipedia上的英文页面“Sai (Weapon)”
The sai (Japanese: 釵, lit. 'hairpin'; Chinese: 鐵尺, lit. 'iron ruler') is a pointed melee weapon from Okinawa. It was historically utilized in martial arts such as Okinawan kobudō and southern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has been absorbed into the curriculum of many modern martial arts. Although similar weapons can be found in other parts of Asia, the sai is the Okinawan take on the basic concept and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the other weapons.[友情提供翻译:虽然在亚洲其他地方可以找到类似武器,但钗是冲绳人所展现出的一种基本创造,且不应当和其他武器混淆。]

那么,我又为什么要在这里突然想到这个事呢?

因为,事实上这个翻译问题前前后后也被拿出来讨论过多次。在3版龙杂志的相关文章中,指出该问题的人被一个我所厌恶的人喷走了。
在3版扩展大全报错贴(或发布贴或别的什么地方中),我们计划收录OA,OA的译者提出了这一问题。
但是有人认为“官中采用了十手,因此就不可以以民间改变官中”。

也正是因此,现在3版扩展大全的所收录的PHB中,Sai仍然作“十手”,我已经尽力在下面写脚注说这玩意不应该叫十手了。
没辙。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寂夏2025-02-27, 周四 21:11:07
2025年,大家在说“曾经已经讨论过狗头人翻译问题了”,相信在2015年,也有人说过,在“曾经已经讨论过狗头人翻译问题了”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薪火燃灰2025-02-27, 周四 21:44:08
2025年,大家在说“曾经已经讨论过狗头人翻译问题了”,相信在2015年,也有人说过,在“曾经已经讨论过狗头人翻译问题了”

历史就是这么捉摸不定啊。文化的流变本就玄奇,对吧…… :em001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炸鸡与桐花2025-02-27, 周四 21:57:59
大家都是爱发电民间翻译是这样的,某种意义上也能借着这种讨论提高社区身份认同感(真的吗
看看远处的宝可梦/金牌得主/颂乐人偶吧家人们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Ghost-10082025-02-27, 周四 22:06:10
如果仅就Kobold而言,没有什么“如果一个翻译一开始就有问题”,因为DnD的Kobold一开始还真就是狗头。

这里的问题是中文译名要不要随着官方吃书改设定而更改。我的观点是不用。
随着官方设定更改而在新版本更改译名才是正常的吧,而且本来dnd基本上每个大版本(2e3e4e5e)彼此之间就是几乎完全不同的游戏,也没什么问题。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aslan2025-02-27, 周四 23:09:24
一词多译不是坏事,一词一译才有问题。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赢却关津不税愁2025-02-27, 周四 23:56:05
我还是蛮喜欢狗头人这个译名的 :em020
显得有一种奇异的可爱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Juiblex2025-02-28, 周五 00:04:18
干脆音译+意义吧。古早的就叫库伯狗,现在的就叫库伯龙。

九龙拉棺喜迎新成员,狗头人集群就叫群伯龙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银发三千雪满头2025-02-28, 周五 02:49:24
一词多译不是坏事,一词一译才有问题。
大家对译名有自己的理解是好事,但是不标注原文和旧译就是坏事了,毕竟翻译的初心是为了降低理解门槛,所有追求理解和还原的翻译讨论最终都会导向:
“为什么不读原文?”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渣康的四面骰2025-02-28, 周五 09:12:20
从历史中学到的东西就是历史是个环 :em020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南村辉2025-02-28, 周五 10:45:53
如果仅就Kobold而言,没有什么“如果一个翻译一开始就有问题”,因为DnD的Kobold一开始还真就是狗头。

这里的问题是中文译名要不要随着官方吃书改设定而更改。我的观点是不用。
您好,有问题的
且不说谜之声的考据里已经说明了两点
1、Kobold的词根文化并没有狗头人的含义
2、狗头明确说了头像狗的设定直到DND第三版才出现,第一二版只是有些特征像狗(其他特征可能像鼠或者地精,这点上见仁见智)
这就像假如早期(或者魔兽里)地精是一个绿皮肤种族,于是大家把他翻译成了绿皮精,但是实际上goblin这个词本身没有对皮肤颜色的描述(对应Kobold没有对狗的描述),而在另一部作品里其皮肤变成了红色,这对于Goblin的母语使用者来说没什么难以理解的,毕竟goblin没有绿色的含义,(同样,对于Kobold的母语使用者来说,Kobold和狗脱钩没什么难以理解的,因为其原本词面上就不挂钩)
因此把Kobold和“狗”挂钩本质上就是一种看图说话,而不是翻译了

然后关于翻译的态度,我倾向于意译>音译,所以我不太能接受“寇跛人”这类翻译,但是狗头人明显是个超译,使用狗头人有其历史延续,但这种延续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任何译者不应该因为当年的局限而对其带来的错误加以肯定
说人话就是:该改就改,还来得及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希尔2025-02-28, 周五 11:54:32
前面那篇微博的摘抄是显然有缺漏的。
3版才开始的是龙化,早期不止插图,描述是不缺含狗量的。

日本人就是继承了BDND这条线路才出的100%狗,而同时间段ADND->DND3E这个路径上逐渐将蜥蜴部分推高。
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1981 (Moldvay), p.B37

"These small, evil, dog-like men usually live underground."

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1983 (Mentzer), Dungeon Masters Rulebook, p.32

"These small, evil, dog-like men usually live underground."

Dungeons & Dragons Rules Cyclopedia, p.187

"These small, evil, dog-like men usually live underground in clans of 10 to 60 members."

现在5r这个跟3版的龙裔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也没忘了画狗头,显然也有点惦记的。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南村辉2025-02-28, 周五 12:02:21
前面那篇微博的摘抄是显然有缺漏的。
3版才开始的是龙化,早期不止插图,描述是不缺含狗量的。

日本人就是继承了BDND这条线路才出的100%狗,而同时间段ADND->DND3E这个路径上逐渐将蜥蜴部分推高。
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1981 (Moldvay), p.B37

"These small, evil, dog-like men usually live underground."

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1983 (Mentzer), Dungeon Masters Rulebook, p.32

"These small, evil, dog-like men usually live underground."

Dungeons & Dragons Rules Cyclopedia, p.187

"These small, evil, dog-like men usually live underground in clans of 10 to 60 members."

现在5r这个跟3版的龙裔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也没忘了画狗头,显然也有点惦记的。
即便如此,狗头也只是特征之一,不能以偏概全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狷墨居主人2025-02-28, 周五 12:05:50
如果仅就Kobold而言,没有什么“如果一个翻译一开始就有问题”,因为DnD的Kobold一开始还真就是狗头。

这里的问题是中文译名要不要随着官方吃书改设定而更改。我的观点是不用。
您好,有问题的
且不说谜之声的考据里已经说明了两点
1、Kobold的词根文化并没有狗头人的含义
2、狗头明确说了头像狗的设定直到DND第三版才出现,第一二版只是有些特征像狗(其他特征可能像鼠或者地精,这点上见仁见智)
这就像假如早期(或者魔兽里)地精是一个绿皮肤种族,于是大家把他翻译成了绿皮精,但是实际上goblin这个词本身没有对皮肤颜色的描述(对应Kobold没有对狗的描述),而在另一部作品里其皮肤变成了红色,这对于Goblin的母语使用者来说没什么难以理解的,毕竟goblin没有绿色的含义,(同样,对于Kobold的母语使用者来说,Kobold和狗脱钩没什么难以理解的,因为其原本词面上就不挂钩)
因此把Kobold和“狗”挂钩本质上就是一种看图说话,而不是翻译了

然后关于翻译的态度,我倾向于意译>音译,所以我不太能接受“寇跛人”这类翻译,但是狗头人明显是个超译,使用狗头人有其历史延续,但这种延续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任何译者不应该因为当年的局限而对其带来的错误加以肯定
说人话就是:该改就改,还来得及

很遗憾,大多数时候做不到尽善尽美。

比如Elf, Pixie, Faerie, Goblin, Kobold等在词典里都叫“小妖精”,要么音译,要么就附加上“灵”,“仙”,“地”等额外的语素进行区分。这本来就是翻译很常见的手法,说它是超译也没问题,毕竟Goblin也不一定就得是“地”精。假如有一个第三方世设里的Goblin是生活在天上的,没人会把它翻译成“天精”,而是会沿用地精的译名,因为地精、精灵这一类已经是固定词了。至于完全按照词源来翻译,后果大概类似万智牌将Avernus翻成“禽绝地狱”。

狗头人是否是广泛使用的固定词见仁见智,但对于从魔兽、Dota、JRPG接触Kobold的人来说,它就是狗头人。现在不是DnD引领流行文化的时候了,更改译名只会给新人造成更大的困惑。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南村辉2025-02-28, 周五 12:08:23
如果仅就Kobold而言,没有什么“如果一个翻译一开始就有问题”,因为DnD的Kobold一开始还真就是狗头。

这里的问题是中文译名要不要随着官方吃书改设定而更改。我的观点是不用。
您好,有问题的
且不说谜之声的考据里已经说明了两点
1、Kobold的词根文化并没有狗头人的含义
2、狗头明确说了头像狗的设定直到DND第三版才出现,第一二版只是有些特征像狗(其他特征可能像鼠或者地精,这点上见仁见智)
这就像假如早期(或者魔兽里)地精是一个绿皮肤种族,于是大家把他翻译成了绿皮精,但是实际上goblin这个词本身没有对皮肤颜色的描述(对应Kobold没有对狗的描述),而在另一部作品里其皮肤变成了红色,这对于Goblin的母语使用者来说没什么难以理解的,毕竟goblin没有绿色的含义,(同样,对于Kobold的母语使用者来说,Kobold和狗脱钩没什么难以理解的,因为其原本词面上就不挂钩)
因此把Kobold和“狗”挂钩本质上就是一种看图说话,而不是翻译了

然后关于翻译的态度,我倾向于意译>音译,所以我不太能接受“寇跛人”这类翻译,但是狗头人明显是个超译,使用狗头人有其历史延续,但这种延续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任何译者不应该因为当年的局限而对其带来的错误加以肯定
说人话就是:该改就改,还来得及

很遗憾,大多数时候做不到尽善尽美。

比如Elf, Pixie, Faerie, Goblin, Kobold等在词典里都叫“小妖精”,要么音译,要么就附加上“灵”,“仙”,“地”等额外的语素进行区分。这本来就是翻译很常见的手法,说它是超译也没问题,毕竟Goblin也不一定就得是“地”精。假如有一个第三方世设里的Goblin是生活在天上的,没人会把它翻译成“天精”,而是会沿用地精的译名,因为地精、精灵这一类已经是固定词了。至于完全按照词源来翻译,后果大概类似万智牌将Avernus翻成“禽绝地狱”。

狗头人是否是广泛使用的固定词见仁见智,但对于从魔兽、Dota、JRPG接触Kobold的人来说,它就是狗头人。现在不是DnD引领流行文化的时候了,更改译名只会给新人造成更大的困惑。
我认可“现在不是DnD引领流行文化的时候了”,但这并非将错就错的理由
改正一个错误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希尔2025-02-28, 周五 12:24:01
我说得不够明白,这里提供材料是说某人【一开始就是错的】【考据里已经说明】【狗头明确说了头像狗的设定直到DND第三版才出现,第一二版只是有些特征像狗】的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接着的【将错就错】【历史局限】这类话也就不好说了。

当然提出观点不一定需要论据。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南村辉2025-02-28, 周五 12:31:16
我说得不够明白,这里提供材料是说某人【一开始就是错的】【考据里已经说明】【狗头明确说了头像狗的设定直到DND第三版才出现,第一二版只是有些特征像狗】的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接着的【将错就错】【历史局限】这类话也就不好说了。

当然提出观点不一定需要论据。

既然大家是讨论,我觉得可以直接沟通
我的意思也是,即便认可从第一版“Kobold就有狗头的特征”,原文用的也是“ dog-like”
翻译过来是“像狗的”,我不认为因为这一个词就可以定义一个种族的名称,更何况前面还有“ small, evil”的并列修饰词,顺带一提,如果当时因为前面俩修饰词把他翻译成了“小邪人”,我现在会骂得更凶
所以我认为这个翻译是错误的
而不仅仅是“他不像狗”
如果你觉得我的阅读量不够并因此发表了错误的历史观点,那我就此道歉,也感谢你提出新的材料
但是遗憾的是,我认为这些新的材料并不能改变我的“这个翻译有错误”的观点,因为他没有解决另外两个问题

1  “头像狗只是狗头人的一个特征,且不说他本身头不是狗(只是像而已)” 九井谅子是这条的受害者,并且其作品加深了这条的论据,导致完成了自我论证的循环,最终错误变成了正确,大家也只能将错就错
2  “即便他的头就是长了个狗头,也不该把狗头作为这个种族的第一特征”
因此我依然会主张狗头人是个一开始就错误的翻译,其翻译具有历史局限和将错就错的内容

补充一下,如果要追加第三个观点,那么可以从词根溯源去讲,但是这个观点会引发更为混乱的讨论,所以我会在解决了前两个问题的讨论之后再补充
主题: Re: 翻譯的歷史就好像一個環,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討論“Kobold”
作者: RabbitKnight2025-02-28, 周五 12:37:07
舉個極端點的例子
假設古早版本某兔形生物陣營被定義為邪惡,所以翻成邪惡兔子好了
歷經數個版本變動後此生物陣營已被官方改為中立,那還翻做邪惡兔子顯然有問題。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格瓦斯姜汁2025-02-28, 周五 14:22:33
那么kobold不叫狗头人该叫什么(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鸽巫不坑不咕2025-02-28, 周五 17:49:10
你说得对,但在密斯塔拉一位狗头人领导者的封号是the high dog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南村辉2025-02-28, 周五 17:52:40
你说得对,但在密斯塔拉一位狗头人领导者的封号是the high dog
这个我觉得也不能说明什么
正例反驳:暗无天日中的狗头人崇拜龙
反例反驳:狮心王是个人类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鸽巫不坑不咕2025-02-28, 周五 18:12:24
你说得对,但在密斯塔拉一位狗头人领导者的封号是the high dog
这个我觉得也不能说明什么
正例反驳:暗无天日中的狗头人崇拜龙
反例反驳:狮心王是个人类
我认为这是说明狗头人在电你蛋并非和狗没有关系的诸多实例中的一项,论证其在电你蛋中并不能认为是一个【错误
不过话说回来,个人不支持这些译名修改主要是因为这样只会造成交流上的困难而不是便利,具有狗头人这一译名的译文在可见的将来仍会经常被人所看见,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换一个译名给不知情者造成的【这个狗头人种族是啥怎么写的和寇德人这么相似】的困惑和【狗头人为啥叫狗头人】的困惑比,至少后者并不太会影响游戏的进行,而更改译名就如曾经本区中OOTA的那个“TMD原来这两个不同译名的家族是同一个我tm给他圆了半天宫斗戏”一般,在我个人看来是会造成更大的困惑和麻烦的
这类调整相对稳定的通用译名的行为就与【魅惑类人】,【果酒】相类,在我个人看来(如果不是译者不知道老译名或者翻译的时候忘了)除了展示新译者“有着不局限于老译名有自由发挥的权利而且想看他们译文的人都得受着”的优越之外,对游戏运行和识别性上是并没有新的帮助的
主题: Re: 翻譯的歷史就好像一個環,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討論“Kobold”
作者: RabbitKnight2025-02-28, 周五 18:22:57
個人不支持這些譯名修改主要是因為這樣只會造成交流上的困難而不是便利

我的角度比較接近頭都洗了就乾脆全身洗乾淨,新版本翻譯已經修改不少地方了,既然如此就順便改吧,反正真要不方便已經不方便了就別分好幾次不方便了。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鸽巫不坑不咕2025-02-28, 周五 18:27:59
个人不支持这些译名修改主要是因为这样只会造成交流上的困难而不是便利

我的角度比较接近头都洗了就干脆全身洗干净,新版本翻译已经修改不少地方了,既然如此就顺便改吧,反正真要不方便已经不方便了就别分好几次不方便了。
有没有可能我也不认为新版本译组的修改是一件好事,只是不去自己从头做完整个PHBDMGMM就只能受着,所以译名改了那也只能改了。
所以狗头人这个也一样,真最后译名改出来是或不是狗头人,持另一端观点的也只能受着,这完全的,没有一丝一毫的会因为人的支持和反对而改变的可能,而只和最后译者想选哪个选哪个时选用了何者有关。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渣康的四面骰2025-02-28, 周五 18:31:15
不如这样,我们保留老译名的同时想出符合当前版本的译名怎么样。到时候团里用哪个大伙自己商量着来嘛。。。
主题: Re: 翻譯的歷史就好像一個環,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討論“Kobold”
作者: RabbitKnight2025-02-28, 周五 18:40:36
有沒有可能我也不認為新版本譯組的修改是一件好事,只是不去自己從頭做完整個PHBDMGMM就只能受着,所以譯名改了那也只能改了。
所以狗頭人這個也一樣,真最後譯名改出來是或不是狗頭人,持另一端觀點的也只能受着,這完全的,沒有一絲一毫的會因為人的支持和反對而改變的可能,而只和最後譯者想選哪個選哪個時選用了何者有關。

你說的也沒錯,而我的角度會是狗頭人是更有理由『被修正』的譯名,既然有好幾個其他譯名都紛紛改動了,這個還留著反而才突兀。
而如果要說交流上的方便性我認為影響不大,經典的獸人與歐克之爭到現在不也各自發展了嗎?
如果真的狗頭人進行了修正,最終也不過就是獸人與歐克而已-狗頭人發展出了自己一套真正的狗頭人與擁護者,而新譯名也有他自己的一套跟擁護者。

譯名就是這樣,有人喜歡佛羅倫斯,有人更喜歡翡冷翠。
曾經小提琴被翻作梵婀玲,但不阻礙他現在被稱作小提琴,肯定曾經也有那麼個時期人們滿頭問號的說著『什麼是小提琴?太讓人摸不清頭緒了,我還是習慣梵婀玲!』吧。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洛拉·寻星2025-02-28, 周五 18:42:26
有没有可能我也不认为新版本译组的修改是一件好事,只是不去自己从头做完整个PHBDMGMM就只能受着,所以译名改了那也只能改了。
所以狗头人这个也一样,真最后译名改出来是或不是狗头人,持另一端观点的也只能受着,这完全的,没有一丝一毫的会因为人的支持和反对而改变的可能,而只和最后译者想选哪个选哪个时选用了何者有关。
所以“自己从头做完整个PHBDMGMM”就能随便改译名了吗?为爱发电的翻译原来是这么功利性的东西吗?
我认为爱好者社区之所以存在就是供大家交流讨论的地方——特别是那些认真想把文本翻译好翻译准的译者需要的地方——而不是什么一两个人独裁统治一手遮天之类的,哪怕是一个人把整本书翻译完了的译者或者有着类似贡献的人也不能代表“他们能决定一切”,更不代表没有翻译的人提出意见是坏事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鸽巫不坑不咕2025-02-28, 周五 18:56:55
个人不支持这些译名修改主要是因为这样只会造成交流上的困难而不是便利

我的角度比较接近头都洗了就干脆全身洗干净,新版本翻译已经修改不少地方了,既然如此就顺便改吧,反正真要不方便已经不方便了就别分好几次不方便了。
有没有可能我也不认为新版本译组的修改是一件好事,只是不去自己从头做完整个PHBDMGMM就只能受着,所以译名改了那也只能改了。
所以狗头人这个也一样,真最后译名改出来是或不是狗头人,持另一端观点的也只能受着,这完全的,没有一丝一毫的会因为人的支持和反对而改变的可能,而只和最后译者想选哪个选哪个时选用了何者有关。
所以“自己从头做完整个PHBDMGMM”就能随便改译名了吗?为爱发电的翻译原来是这么功利性的东西吗?
我认为爱好者社区之所以存在就是供大家交流讨论的地方——特别是那些认真想把文本翻译好翻译准的译者需要的地方——而不是什么一两个人独裁统治一手遮天之类的,哪怕是一个人把整本书翻译完了的译者或者有着类似贡献的人也不能代表“他们能决定一切”,更不代表没有翻译的人提出意见是坏事
提出的意见的有用与否,最后还是看最后落笔的人选哪个。
除非和钢斯林一样打五军之战,五六种译名互相对创,否则恐怕哪怕译者并没有这个想法,最后也会有相同的结果,也即最后这版译名(也很可能是唯一的一版)经由他的意志决定什么叫什么
在我个人看来,译者当然是可以让自己的译文是【一位督依德投掷了他一位等级7咒唤的拼写】的,只要他最后这么决定了
当然,发表过于古怪的译文应当是会有新的正常的新译文的,也许吧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鸽洛维亚与谢特拉德2025-02-28, 周五 18:58:59
kobold这个词存在很久了,我们不如翻译成“老K”吧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狮鹫电力2025-02-28, 周五 22:43:48
很简单的,即使执行者再怎么想折中
在译名的事情上到了最后总都还是非黑即白的

一如“邪术师”之于“魔契师”
“星界”之于“星幽”
以及其它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


你说得对,但在密斯塔拉一位狗头人领导者的封号是the high dog
这个我觉得也不能说明什么
正例反驳:暗无天日中的狗头人崇拜龙
反例反驳:狮心王是个人类
另:我丝毫不觉得“至高狗”和“狮心王”是什么相似构词的东西
如果你觉得是,那么这显然是翻译过程中在“狮心理查”中补充了头衔“王”带来的错觉
一如“the Great”会译作“大帝”

西方世界/中世纪/或者别的什么东西的贵族们很喜欢以“大名+定冠词+定语”的形式来给人起称号
如勃艮第的菲利普三世也作“好人菲利普”(Philippe le Bon)
“狮心王理查”,或者说“狮心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也是这种情况

但是,“至高狗”(the High Dog)显然不是这种情况
因为爱尔兰真的有这么个头衔叫“至高王”或者“至尊王”(the High King,爱尔兰语作Ardrí na hÉireann)

差别在哪里呢,首先事实上并没有King Lionheart或者反过来写的用法。
那么,“狮心”是定语,修饰国王或者理查,你首先是国王/理查,然后才讨论你是不是外号狮心。
以此类推的,“至高狗”是“至高”修饰“狗”,你首先是个狗,然后才讨论是不是至高的狗。

这里延伸出了又一个问题,用“大名+头衔”的方式来称呼他人的情况到底有没有呢?
有的。
“布洛涅伯爵尤斯塔斯二世”(Eustace II, Count of Boulogne)
如果这一位不够耳熟,那么下一位就足够重量级了
“圣墓守护者布永的戈弗雷”(Godfrey of Bouillon, Advocatus Sancti Sepulchri)

以及一个算不上例子的例子
“好王”勒内(Good King René),他真的是很多地区的名义上的国王。

所以,“至高狗”真的不能说明什么吗?
我觉得恰恰相反,暴论一点的话,至高狗这个头衔存在就足够证明狗头人有狗认同了。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Juiblex2025-03-01, 周六 00:50:58
谁先把整合好了的中文三宝书发布出来,出于对其努力的认可我就用谁的翻译。所以PHB2024的合集呢?(敲碗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Cygnus2025-03-01, 周六 01:53:30
 前面怎么论战那么多了,我能提出的论点前面的人估计也都说过了......  :em032 总之我是定名不咎一派的。我觉得译文终究是给人用的,而不是为了做英语题找一个正确答案。一个翻译得不好的名字如果被广泛接受了,再改名字也是会让它更不方便用的事情。:em001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Cookie饼干2025-03-01, 周六 11:25:43
其实我个人认为狗头人不太妥当弹没有那么的“不堪”
在一些动物俗称中,也有用其他动物命名代指其他动物的情况,比如说黄鼠狼不是狼,田鸡不是鸡,羊肝蛭不是蛭,但是之所以这么称呼他们,是因为一些习性或者性状非常类似。
狗头人头颅修长,有群居天性、 认主,声音嘶哑、有混乱邪恶倾向喜欢搞破坏,其实还挺贴近中文中关于“狗”的一些偏负面意象。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洛拉·寻星2025-03-01, 周六 14:28:35
前面怎么论战那么多了,我能提出的论点前面的人估计也都说过了......  :em032 总之我是定名不咎一派的。我觉得译文终究是给人用的,而不是为了做英语题找一个正确答案。一个翻译得不好的名字如果被广泛接受了,再改名字也是会让它更不方便用的事情。:em001
那为什么要把艾剌天族改成雅灵?它被广泛接受了不是?翻译成雅灵很方便吗?
抛开事实不谈,这就是改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狮鹫电力2025-03-01, 周六 16:57:27
前面怎么论战那么多了,我能提出的论点前面的人估计也都说过了......  :em032 总之我是定名不咎一派的。我觉得译文终究是给人用的,而不是为了做英语题找一个正确答案。一个翻译得不好的名字如果被广泛接受了,再改名字也是会让它更不方便用的事情。:em001
那为什么要把艾剌天族改成雅灵?它被广泛接受了不是?翻译成雅灵很方便吗?
抛开事实不谈,这就是改

所以为什么要把eladrin译成爱剌天族呢?

爱剌天族和雅灵除了原文名字一样外,指代的实体是不一样的,它们不是同一种东西,把45版的eladrin翻译成爱剌天族会把它们和23版的形象联系起来,但这种联系喵认为是错误的,尤其是“天族”这个词明显不合时宜了
那么不得不用的理由还有什么呢?

很简单的理由:4版的雅灵和高等精灵是同等概念,而5版的Eladrin和高等精灵是不同的。而且在Arborea的详细设定出台之前我们无法确知这里的Eladrin和过去的Eladrin在设定上是否相同——但可以确认的是,随着High Elf和Eladrin的分离,“雅灵”至少是不再适用了,这东西与4版的雅灵不同。

而且4版的Eladrin同样是指居住在Avandor的强大天界生物,玩家种族Eladrin只是一些自认为是Eladrin的精灵——FR wiki

我在考虑是不是应该写成“爱拉德琳”了。

有些答非所问,但凑合看看罢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Amethyst Dragonlord2025-03-01, 周六 20:30:26
谁先把整合好了的中文三宝书发布出来,出于对其努力的认可我就用谁的翻译。所以PHB2024的合集呢?(敲碗

不全书已经全本整合收录了PHB2024和DMG2024,并制作了相应的玩家资源速查 :em032

至于说精排pdf,那,自wsz开始将电子书业务转移到dndbeyond等各类在线平台后,至少目前似乎全网都没有新书的pdf电子书流出,也就缺少用于相应排版的美术资源......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狷墨居主人2025-03-02, 周日 10:58:31
前面怎么论战那么多了,我能提出的论点前面的人估计也都说过了......  :em032 总之我是定名不咎一派的。我觉得译文终究是给人用的,而不是为了做英语题找一个正确答案。一个翻译得不好的名字如果被广泛接受了,再改名字也是会让它更不方便用的事情。:em001
那为什么要把艾剌天族改成雅灵?它被广泛接受了不是?翻译成雅灵很方便吗?
抛开事实不谈,这就是改

因为Eladrin在DnD之外没人用,但是Kobold已经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狮鹫电力2025-03-02, 周日 12:50:33
前面怎么论战那么多了,我能提出的论点前面的人估计也都说过了......  :em032 总之我是定名不咎一派的。我觉得译文终究是给人用的,而不是为了做英语题找一个正确答案。一个翻译得不好的名字如果被广泛接受了,再改名字也是会让它更不方便用的事情。:em001
那为什么要把艾剌天族改成雅灵?它被广泛接受了不是?翻译成雅灵很方便吗?
抛开事实不谈,这就是改

因为Eladrin在DnD之外没人用,但是Kobold已经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狗头人是否狗头人是一个值得盘的事情,因为事实上狗头人的概念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wsz自己把生物的次级分类删了(比如3朝时狗头人是类人生物+爬行类+龙血)
但是Eladrin在3→4→5三朝是明确的2.5种不同的东西

对于不同的东西一词多译是合理的
对于同一个东西一词多译是……我说话难听我来讲,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刻意去搞一些生僻的译名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Fei_Qiu2025-03-02, 周日 20:43:22
前面怎么论战那么多了,我能提出的论点前面的人估计也都说过了......  :em032 总之我是定名不咎一派的。我觉得译文终究是给人用的,而不是为了做英语题找一个正确答案。一个翻译得不好的名字如果被广泛接受了,再改名字也是会让它更不方便用的事情。:em001
那为什么要把艾剌天族改成雅灵?它被广泛接受了不是?翻译成雅灵很方便吗?
抛开事实不谈,这就是改

因为Eladrin在DnD之外没人用,但是Kobold已经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狗头人是否狗头人是一个值得盘的事情,因为事实上狗头人的概念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wsz自己把生物的次级分类删了(比如3朝时狗头人是类人生物+爬行类+龙血)
但是Eladrin在3→4→5三朝是明确的2.5种不同的东西

对于不同的东西一词多译是合理的
对于同一个东西一词多译是……我说话难听我来讲,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刻意去搞一些生僻的译名
是这样的,更别提狗头人自己习性就带点狗……翻译成龙头人小龙人什么的真的就没那味道了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云邈2025-03-02, 周日 21:01:57
如果狗头人因为不再符合狗而改,那么,众所周知,ORC被翻译为……  :em006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132Grunt2025-03-03, 周一 05:13:55
其实我个人认为狗头人不太妥当弹没有那么的“不堪”
在一些动物俗称中,也有用其他动物命名代指其他动物的情况,比如说黄鼠狼不是狼,田鸡不是鸡,羊肝蛭不是蛭,但是之所以这么称呼他们,是因为一些习性或者性状非常类似。
狗头人头颅修长,有群居天性、 认主,声音嘶哑、有混乱邪恶倾向喜欢搞破坏,其实还挺贴近中文中关于“狗”的一些偏负面意象。
可能不和谐感出在越来越像蜥蜴一样……

懂了,那就改叫狗头蜥吧——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frm100002025-03-03, 周一 07:17:26
其实这东西已经算个专用词了吧,直接说就是这么对应的就行了,大家也不是完全专业的人员做不到完全打不了信达雅,这么久了大家改也麻烦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EternalRider2025-03-09, 周日 01:56:26
狗头人这个译名的最大问题就是它已经被用在了dnd之外的几乎所有其他地方对kobold的翻译,而dnd这边的译者最多只能改dnd里的译名。
其次是它还找不到一个完美的新译名。龙侏?矿坑怪?怎么都不合适。
就像orc被翻译成兽人(导致werebeast等词在其他作品中大量让位),也是类似的困境,不好改动。
这跟爱菈天族只有dnd用,elf同时可以有精灵、妖精、森精等多种译名,是不一样的。

另外在dnd之外的很多作品里,kobold还真就是狗头,尤其是日本那边(日本那边还喜欢把orc写成猪头),你改了,这些作品怎么整?
主题: Re: 翻譯的歷史就好像一個環,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討論“Kobold”
作者: RabbitKnight2025-03-09, 周日 08:36:28
你改了,這些作品怎麼整?

答案或許是不怎麼整。(就像其他作品翻成狗頭人時也沒考慮過他們這樣翻了,DND要怎麼整一樣)
終究這是一份DND且針對5R的翻譯,不為其他作品服務。
就像你提到歐克了,這也是類似的經典老問題,托爾金老爺子親口說了他認為最好的翻譯就是音譯,因為他設計orc這個詞的時候還包含了音韻等其他元素,但這不阻礙魔獸系列等其他作品把他翻成獸人,以至於現在歐克跟獸人幾乎共存。

想必托爾金老爺子也不必為魔獸或其他"獸人"作品負責吧?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南村辉2025-03-10, 周一 10:22:30
你改了,這些作品怎麼整?

答案或許是不怎麼整。(就像其他作品翻成狗頭人時也沒考慮過他們這樣翻了,DND要怎麼整一樣)
終究這是一份DND且針對5R的翻譯,不為其他作品服務。
就像你提到歐克了,這也是類似的經典老問題,托爾金老爺子親口說了他認為最好的翻譯就是音譯,因為他設計orc這個詞的時候還包含了音韻等其他元素,但這不阻礙魔獸系列等其他作品把他翻成獸人,以至於現在歐克跟獸人幾乎共存。

想必托爾金老爺子也不必為魔獸或其他"獸人"作品負責吧?
其实orc音译这个事和宝可梦一定要音译是一个层级的问题
DND翻译争议其实可以归纳总结一下:
有意译却使用音译:Tiefling→提夫林
原文为生造词却使用意译:orc→兽人
用部分特征指代整体:Kobold→狗头人
根本没理由的乱几把译但是大家都习惯了:Conjuration→咒法系
有理由但依然乱几把翻译大家被强奸惯了:Level(用于法术时)→环
与中文原有词汇冲突:Zombie→僵尸(恐怖之处在于,按照蒙太古的理论,中国僵尸更接近吸血鬼……甚至吸血鬼怕大蒜都是从这里来的)
翻译者莫名其妙自己生造词:Otherworldly Glamour→妖冶娴都
使用过于小众的词但是大家习惯了:saving throw→豁免检定
直接使用原文逐词翻译:Amour Class→护甲等级
没有考虑其他翻译容易混淆的情况:Know Your Enemy→料敌机先
纯粹翻译错误:Multiattack Defense→多重防御
译文冲突:Ambush→突袭
主题: Re: 翻譯的歷史就好像一個環,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討論“Kobold”
作者: RabbitKnight2025-03-10, 周一 10:41:39
確實,只是剛好上面自己提到歐克了我覺得兩件事情可以拿過來比較一下,整體來說我認為真的要改狗頭人那目前也只是『5R這個版本』的事,不為這之外的任何作品(甚至DnD內其他版本亦如是)負責。

就像這次翻譯組改掉很多音譯,但也不會因此回頭要求把2014泰獸改成末日毀滅獸一樣,因此真的沒必要拿其他作品甚至領域的翻譯出來說「你把狗頭人改了那怎麼辦?」
......就真的不怎麼辦唄。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狮鹫电力2025-03-10, 周一 14:01:37
还真有人要说Conjuration啊……
其他的词有几个我确实不反对其译文有问题,但是挑这个咒法系的刺是否有点……?
引述: Oxford Languages
conjuration (noun) · conjurations (plural noun)
a magic incantation or spell.
- the performance of something supernatural by means of a magic incantation or spell: "the conjuration of spirits"

一个魔法符咒/咒语或法术/法咒。

盲猜有人想学老头环那边译作召唤系。
或者是扔百度翻译识别成法语然后xjb翻了(有如某个et tu brute)

只能说sbwsz把各种次级分类全删了
3朝的咒法系有各种子学派,比如什么召唤(summoning)、呼唤(calling)、传送(teleportation)、创造(creation)和治疗(healing)
把conjuration译作召唤系把呼唤传送创造医疗置于何处啊。
哦,5朝没是不是没呼唤……而且把医疗改到塑能去也是个神经改动。
而且人家本来就是又咒又法的,这个咒法系到底哪里有问题了……

我寻思着法术多个次级分类其实不会加大理解难度,那这个问题的产生到底要怪谁呢?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南村辉2025-03-10, 周一 14:07:06
还真有人要说Conjuration啊……
其他的词有几个我确实不反对其译文有问题,但是挑这个咒法系的刺是否有点……?
引述: Oxford Languages
conjuration (noun) · conjurations (plural noun)
a magic incantation or spell.
- the performance of something supernatural by means of a magic incantation or spell: "the conjuration of spirits"

一个魔法符咒/咒语或法术/法咒。

盲猜有人想学老头环那边译作召唤系。

只能说sbwsz把各种次级分类全删了
3朝的咒法系有各种子学派,比如什么召唤(summoning)、呼唤(calling)、传送(teleportation)、创造(creation)和治疗(healing)
5朝是不是医疗改到塑能去了,反正也是个神经改动。
把conjuration译作召唤系把呼唤传送创造置于何处啊。
而且人家本来就是又咒又法的,这个咒法系到底哪里有问题了……

我寻思着法术多个次级分类其实没什么问题,也不会加大理解难度,那这个问题要怪谁呢?
咒法系主要的问题在于咒这个字不合适
咒在中文里的解释有“咒语(咒文/法咒)”和“诅咒”

关于诅咒:但是在DND的范围里,诅咒的法术是惑控和死灵系,很明显这里取的不是诅咒的意思,下文也不再论述

关于咒语/法咒/符咒
正推咒法系不是都有语言(咒语)和材料(符咒)成分
反推不是全部有语言(咒语)和材料(符咒)成分的都是咒法系
所以这里的咒既不代表语言也不代表材料,也就是说并非是咒语法咒符咒的意思

即便是我们不考虑这个问题,而是把视角放到历史上来
任何不习惯这个翻译的人看到咒法系都不会知道这个词单拿出来是什么意思
更何况现在规则书里还写了“传送生物或物件”
所以这个翻译确实也不合适

至于法,这个字单拿出来我倒是没什么意见,你看幻术系也有个术字,我不能说这里有问题
而且把俩字拆开说也确实有问题,其实咒字改了法也自然会改
但是如果你非要单拆出来说他合适,我建议塑能系改名叫塑法系,预言系改名叫预法系……毕竟他们都挺法的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狮鹫电力2025-03-10, 周一 14:15:26
咒法系主要的问题在于咒这个字不合适
咒在中文里的解释有“咒语(咒文/法咒)”和“诅咒”
但是在DND的范围里,诅咒的法术是惑控和死灵系,很明显这里取的不是诅咒的意思,下文也不再论述

那么咒语/法咒/符咒呢?
正推咒法系不是都有语言(咒语)和材料(符咒)成分
反推不是全部有语言(咒语)和材料(符咒)成分的都是咒法系
这个词的翻译根本名不副实
任何不习惯这个翻译的人看到咒法系都不会知道这个词单拿出来是什么意思,更何况规则书里还写了“传送生物或物件”

即便

至于法,这个字单拿出来我倒是没什么意见,你看幻术系也有个术字,我不能说这里有问题,但是如果你非要单拆出来说他合适,我建议塑能系改名叫塑法系,预言系改名叫预法系……毕竟他们都挺法的

不合适但你找不到更好的了。
引述: 5e2014的现译文
咒法Conjuration。咒法法术牵涉到将物体和生物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其中某些法术会将生物或物体召唤到施术者身边,而有些则将施法者传到另一地方。有些咒法还可以凭空创作物件或效应。
你取其召唤的内容则意味着要忽视其传送的功能
取其传送的内容则意味着要忽视其召唤的功能
而无论是取其召唤还是取其传送都要彻底忽视其创造物体的功能
另外3朝区分召唤和呼唤的原因是,呼唤来的是本体,被杀了就死了,但召唤来的不是,5朝似乎不做这个区分了按下不表。

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抽象上去,直接找这个词的本意
那它的本意是什么?
符咒/法咒/咒语
那没辙了,咒法系呗。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南村辉2025-03-10, 周一 14:17:24
不合适但你找不到更好的了。
到这里就OK了 :em001
因为我一开始也说的是这里翻译有“争议,我确实也想不到更合适的,目前能想到的词里可能比较合适的是祈唤,但是这个词其实也并不合适,没有说绝对压制咒法系,所以只能先忍了
DND翻译争议其实可以归纳总结一下:
你让我想个更好的我确实想不出来,但你要说他合适,那总有人要跳出来说两嘴
包括我一直觉得豁免检定不是个好词,它调用了一个过于生僻的概念,但是考虑到“规避”和“抵抗”都不能完全涵盖,而且也没有像日本人那样翻译成赛威斯揉,我姑且忍了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极夜十四2025-03-10, 周一 14:26:00
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抽象上去,直接找这个词的本意
那它的本意是什么?
符咒/法咒/咒语
那没辙了,咒法系呗。
引述: Etymonline
late 14c., coniuracioun, "conspiracy, a plot, act of plotting" (senses now obsolete), also "a calling upon something supernatural, act of invoking by a sacred name, invocation of spirits, magic spell or charm," from Old French conjuracion "spell, incantation, formula used in exorcism" and directly from Latin coniurationem (nominative coniuratio) "a swearing together, conspiracy," in Medieval Latin "enchantment," noun of action from past-participle stem of coniurare "to swear together; conspire," from assimilated form of com "with, together" (see con-) + iurare "to swear," from ius (genitive iuris) "law, an oath" (see jurist).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狮鹫电力2025-03-10, 周一 15:39:52
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抽象上去,直接找这个词的本意
那它的本意是什么?
符咒/法咒/咒语
那没辙了,咒法系呗。
引述: Etymonline
late 14c., coniuracioun, "conspiracy, a plot, act of plotting" (senses now obsolete), also "a calling upon something supernatural, act of invoking by a sacred name, invocation of spirits, magic spell or charm," from Old French conjuracion "spell, incantation, formula used in exorcism" and directly from Latin coniurationem (nominative coniuratio) "a swearing together, conspiracy," in Medieval Latin "enchantment," noun of action from past-participle stem of coniurare "to swear together; conspire," from assimilated form of com "with, together" (see con-) + iurare "to swear," from ius (genitive iuris) "law, an oath" (see jurist).

这么说如果很不专业的去用百度翻译给认成法语然后译作阴谋实际上还对了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Will2025-03-10, 周一 15:40:50
这是在演进什么翻译战争吗,怎么感觉讨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了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风见幽华2025-03-11, 周二 09:45:30
其实orc音译这个事和宝可梦一定要音译是一个层级的问题
DND翻译争议其实可以归纳总结一下:
有意译却使用音译:Tiefling→提夫林
原文为生造词却使用意译:orc→兽人
用部分特征指代整体:Kobold→狗头人
根本没理由的乱几把译但是大家都习惯了:Conjuration→咒法系
有理由但依然乱几把翻译大家被强奸惯了:Level(用于法术时)→环
与中文原有词汇冲突:Zombie→僵尸(恐怖之处在于,按照蒙太古的理论,中国僵尸更接近吸血鬼……甚至吸血鬼怕大蒜都是从这里来的)
翻译者莫名其妙自己生造词:Otherworldly Glamour→妖冶娴都
使用过于小众的词但是大家习惯了:saving throw→豁免检定
直接使用原文逐词翻译:Amour Class→护甲等级
没有考虑其他翻译容易混淆的情况:Know Your Enemy→料敌机先
纯粹翻译错误:Multiattack Defense→多重防御
译文冲突:Ambush→突袭

妖冶娴都倒不算是译者生造,这个词出自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但用来翻译“Otherworldly Glamour”确实很莫名其妙,不如说妖精软那篇翻译里有好几个特性名称都在不合时宜地乱掉书袋…… :em005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洛拉·寻星2025-03-11, 周二 09:54:04
其实orc音译这个事和宝可梦一定要音译是一个层级的问题
DND翻译争议其实可以归纳总结一下:
有意译却使用音译:Tiefling→提夫林
原文为生造词却使用意译:orc→兽人
用部分特征指代整体:Kobold→狗头人
根本没理由的乱几把译但是大家都习惯了:Conjuration→咒法系
有理由但依然乱几把翻译大家被强奸惯了:Level(用于法术时)→环
与中文原有词汇冲突:Zombie→僵尸(恐怖之处在于,按照蒙太古的理论,中国僵尸更接近吸血鬼……甚至吸血鬼怕大蒜都是从这里来的)
翻译者莫名其妙自己生造词:Otherworldly Glamour→妖冶娴都
使用过于小众的词但是大家习惯了:saving throw→豁免检定
直接使用原文逐词翻译:Amour Class→护甲等级
没有考虑其他翻译容易混淆的情况:Know Your Enemy→料敌机先
纯粹翻译错误:Multiattack Defense→多重防御
译文冲突:Ambush→突袭
其他的我不清楚,Tiefling意译又是什么东西了?这个词不是生造的吗?
Armour Class不就是护甲等级,难道要翻译成“护甲职业”才能让大家满意吗?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鸽巫不坑不咕2025-03-11, 周二 10:00:18
其实orc音译这个事和宝可梦一定要音译是一个层级的问题
DND翻译争议其实可以归纳总结一下:
有意译却使用音译:Tiefling→提夫林
原文为生造词却使用意译:orc→兽人
用部分特征指代整体:Kobold→狗头人
根本没理由的乱几把译但是大家都习惯了:Conjuration→咒法系
有理由但依然乱几把翻译大家被强奸惯了:Level(用于法术时)→环
与中文原有词汇冲突:Zombie→僵尸(恐怖之处在于,按照蒙太古的理论,中国僵尸更接近吸血鬼……甚至吸血鬼怕大蒜都是从这里来的)
翻译者莫名其妙自己生造词:Otherworldly Glamour→妖冶娴都
使用过于小众的词但是大家习惯了:saving throw→豁免检定
直接使用原文逐词翻译:Amour Class→护甲等级
没有考虑其他翻译容易混淆的情况:Know Your Enemy→料敌机先
纯粹翻译错误:Multiattack Defense→多重防御
译文冲突:Ambush→突袭
其他的我不清楚,Tefling意译又是什么东西了?这个词不是生造的吗?
是【魔裔】,【下层界生物后裔】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洛拉·寻星2025-03-11, 周二 10:03:45
是【魔裔】,【下层界生物后裔】
听不懂,能详细说说吗?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狮鹫电力2025-03-11, 周二 10:09:53
是【魔裔】,【下层界生物后裔】
听不懂,能详细说说吗?

魔裔这个词应该很直观了,邪魔和凡间种族的后裔

下层界=下层位面,下层界生物后裔=下层位面生物和凡间种族的后裔

说到这点,3朝早年把planetouched译作【神魔裔】
就是因为当时对应的是:
【神裔】【上层位面后裔】阿斯莫
以及
【魔裔】【下层位面后裔】提夫林

当然我在我翻译的那版PSCS里把planetouched这词译作【位面裔】就是了



其他的我不清楚,Tiefling意译又是什么东西了?这个词不是生造的吗?
Armour Class不就是护甲等级,难道要翻译成“护甲职业”才能让大家满意吗?

AC不是防御等级??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洛拉·寻星2025-03-11, 周二 10:14:12
魔裔这个词应该很直观了,邪魔和凡间种族的后裔

下层界=下层位面,下层界生物后裔=下层位面生物和凡间种族的后裔

说到这点,3朝早年把planetouched译作【神魔裔】
就是因为当时对应的是:
【神裔】【上层位面后裔】阿斯莫
以及
【魔裔】【下层位面后裔】提夫林

当然我在我翻译的那版PSCS里把planetouched这词译作【位面裔】就是了
原来如此,不过为什么不翻译成“魔人”之类的词
还有我查到Aasimar以前就是Angel的代称,所以也应该翻译为“天使”...而不是“神裔”
好吧,我觉得这条吵的很牵强,既然意译有争议,音译肯定更好一些

AC不是防御等级??
Armour为什么会是防御???
你去给牢威写信,让他们把Armour改成Defence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狮鹫电力2025-03-11, 周二 10:33:19
Armour为什么会是防御???
你去给牢威写信,让他们把Armour改成Defence

因为3朝(我不确定更前朝的是否也是如此)的AC来源有同名不叠的114514种
比如什么盾牌敏捷闪避天生偏斜神圣崇善,还有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叠加的没有名称的加值
而盔甲带来的AC只在其中占据了1~13点左右

实际上5朝也差不多吧,虽然类型砍了,但还是有敏捷AC、盔甲AC还有盾牌+2AC的区分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洛拉·寻星2025-03-11, 周二 10:38:48
Armour为什么会是防御???
你去给牢威写信,让他们把Armour改成Defence

因为3朝(我不确定更前朝的是否也是如此)的AC来源有同名不叠的114514种
比如什么盾牌敏捷闪避天生偏斜神圣崇善,还有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叠加的没有名称的加值
而盔甲带来的AC只在其中占据了1~13点左右

实际上5朝也差不多吧,虽然类型砍了,但还是有敏捷AC、盔甲AC还有盾牌+2AC的区分
“盔甲AC”是什么东西,Armour已经是“盔甲”了吧
我觉得这个得赖牢威不改,而不是赖译者翻译有问题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南村辉2025-03-11, 周二 11:42:14
Armour为什么会是防御???
你去给牢威写信,让他们把Armour改成Defence

因为3朝(我不确定更前朝的是否也是如此)的AC来源有同名不叠的114514种
比如什么盾牌敏捷闪避天生偏斜神圣崇善,还有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叠加的没有名称的加值
而盔甲带来的AC只在其中占据了1~13点左右

实际上5朝也差不多吧,虽然类型砍了,但还是有敏捷AC、盔甲AC还有盾牌+2AC的区分
“盔甲AC”是什么东西,Armour已经是“盔甲”了吧
我觉得这个得赖牢威不改,而不是赖译者翻译有问题
护甲等级最直观的就是敏捷上“护甲”等级”这事就很奇怪
这个事情涉及关于超译和时代性翻译的问题,对一个词是否超译本身就会产生争议
甚至未来视野一点,3-5版这个词都可以翻译成防御等级,等某天威世智把敏捷等其他要素从里面全删了再改成护甲等级也许
至于为什么不是defence class,你会发现这个词简称也是DC……会和难度等级混淆,所以你就算提议威世智也没法改,但是中文里难度和防御不容易混淆,没有阻碍事由
话说我把armor打成了amour没人发现真是太好了,下次开粉红团一定要给玩家设计一个叫奸情等级的数值()

Tiefling我也是被科普的,在德语里Tief是下层/深层,ling是族裔后缀
所以这个词的词源来自德语言的下层裔
与之相对的阿斯莫其实和ORC一样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南村辉2025-03-11, 周二 11:49:56
其实orc音译这个事和宝可梦一定要音译是一个层级的问题
DND翻译争议其实可以归纳总结一下:
有意译却使用音译:Tiefling→提夫林
原文为生造词却使用意译:orc→兽人
用部分特征指代整体:Kobold→狗头人
根本没理由的乱几把译但是大家都习惯了:Conjuration→咒法系
有理由但依然乱几把翻译大家被强奸惯了:Level(用于法术时)→环
与中文原有词汇冲突:Zombie→僵尸(恐怖之处在于,按照蒙太古的理论,中国僵尸更接近吸血鬼……甚至吸血鬼怕大蒜都是从这里来的)
翻译者莫名其妙自己生造词:Otherworldly Glamour→妖冶娴都
使用过于小众的词但是大家习惯了:saving throw→豁免检定
直接使用原文逐词翻译:Amour Class→护甲等级
没有考虑其他翻译容易混淆的情况:Know Your Enemy→料敌机先
纯粹翻译错误:Multiattack Defense→多重防御
译文冲突:Ambush→突袭

妖冶娴都倒不算是译者生造,这个词出自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但用来翻译“Otherworldly Glamour”确实很莫名其妙,不如说妖精软那篇翻译里有好几个特性名称都在不合时宜地乱掉书袋…… :em005
这个我确实之前不知道,受教了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狮鹫电力2025-03-11, 周二 16:21:38
Armour为什么会是防御???
你去给牢威写信,让他们把Armour改成Defence

因为3朝(我不确定更前朝的是否也是如此)的AC来源有同名不叠的114514种
比如什么盾牌敏捷闪避天生偏斜神圣崇善,还有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叠加的没有名称的加值
而盔甲带来的AC只在其中占据了1~13点左右

实际上5朝也差不多吧,虽然类型砍了,但还是有敏捷AC、盔甲AC还有盾牌+2AC的区分
“盔甲AC”是什么东西,Armour已经是“盔甲”了吧
我觉得这个得赖牢威不改,而不是赖译者翻译有问题
护甲等级最直观的就是敏捷上“护甲”等级”这事就很奇怪
这个事情涉及关于超译和时代性翻译的问题,对一个词是否超译本身就会产生争议
甚至未来视野一点,3-5版这个词都可以翻译成防御等级,等某天威世智把敏捷等其他要素从里面全删了再改成护甲等级也许
至于为什么不是defence class,你会发现这个词简称也是DC……会和难度等级混淆,所以你就算提议威世智也没法改,但是中文里难度和防御不容易混淆,没有阻碍事由
话说我把armor打成了amour没人发现真是太好了,下次开粉红团一定要给玩家设计一个叫奸情等级的数值()

Tiefling我也是被科普的,在德语里Tief是下层/深层,ling是族裔后缀
所以这个词的词源来自德语言的下层裔
与之相对的阿斯莫其实和ORC一样

你不说我还真没发现你把armour的第一个R省略了 :em021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栗司2025-03-20, 周四 19:58:54
其实想问的还有为什么Beholder和Spectator要翻译成眼魔和观察者眼魔...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硫化钾2025-03-20, 周四 21:40:52
其实想问的还有为什么Beholder和Spectator要翻译成眼魔和观察者眼魔...
大抵是看图说话了XD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我是超级销售员2025-03-21, 周五 01:57:09
其实想问的还有为什么Beholder和Spectator要翻译成眼魔和观察者眼魔...
我猜是因为behold是看,spectator是观众,而这俩的主要特色之一都是很玄乎的大眼珠子(和小眼柄),于是就取特征叫眼 魔了x
总不能叫“看看你的”怪之类的东西(x
至于后者加上眼魔可能是因为某种情况下可以是前者的下属生物(?)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鸽巫不坑不咕2025-03-24, 周一 10:37:09
其实想问的还有为什么Beholder和Spectator要翻译成眼魔和观察者眼魔...
我猜是因为behold是看,spectator是观众,而这俩的主要特色之一都是很玄乎的大眼珠子(和小眼柄),于是就取特征叫眼 魔了x
总不能叫“看看你的”怪之类的东西(x
至于后者加上眼魔可能是因为某种情况下可以是前者的下属生物(?)
在这里支持一下吧眼魔重命名成观者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EternalRider2025-03-24, 周一 21:30:38
难道不是因为先有的Beholder,占坑了眼魔这个译名,后出的Spectator属于Beholder亚种,才这么翻译的吗。
主题: Re: 翻譯的歷史就好像一個環,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討論“Kobold”
作者: RabbitKnight2025-03-24, 周一 21:55:21
我現在想支持觀者這個譯名了,因為這樣spectator就會變成觀觀者、觀察者觀者、觀者觀者、關關雎鳩(不)之類的。 :em032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极夜十四2025-03-24, 周一 23:38:42
按道理来说这俩应该翻译成观察魔和观众魔是最妥帖的,但眼魔作为一个影响力极大的经典译名已经不可能改了,所以不合适的应该是属于下位的spectator不应该叫看上去有点厉害的“观察者眼魔”,叫观众眼魔什么的还差不多。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洛拉·寻星2025-03-25, 周二 01:23:52
按道理来说这俩应该翻译成观察魔和观众魔是最妥帖的,但眼魔作为一个影响力极大的经典译名已经不可能改了,所以不合适的应该是属于下位的spectator不应该叫看上去有点厉害的“观察者眼魔”,叫观众眼魔什么的还差不多。
不动眼魔的情况下,这只我提议叫“瞳魔”,1是象征强度更低,2是“瞳”音同“童”,意也通,符合这个怪的设定
另外几只,Gazer可以叫“蜃魔”(眼魔眼前幻觉化为的亚眼魔),Gauth可以叫“暌魔”(眼睛不好的弱小亚眼魔)
死吻不动
这样会规整许多,本身这些怪物名字词汇的意思也大差不差,更像是“因为眼魔是Behold-er,所以它的亚种是xxx-er”的取名方式,沿用过来就是我上面这样子的译名了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豹豹猫猫鼠全家捏2025-03-25, 周二 04:44:43
太君如何用智慧的满屏幕片假名杜绝了一切关于译名可能发生的争端:
(https://pic1.imgdb.cn/item/67e1c3980ba3d5a1d7e2c4d0.jpg)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tyfon2025-03-26, 周三 11:59:11
高级的是叫观自在眼魔吗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银发三千雪满头2025-03-26, 周三 15:51:03
其实orc音译这个事和宝可梦一定要音译是一个层级的问题
DND翻译争议其实可以归纳总结一下:
有意译却使用音译:Tiefling→提夫林
原文为生造词却使用意译:orc→兽人
用部分特征指代整体:Kobold→狗头人
根本没理由的乱几把译但是大家都习惯了:Conjuration→咒法系
有理由但依然乱几把翻译大家被强奸惯了:Level(用于法术时)→环
与中文原有词汇冲突:Zombie→僵尸(恐怖之处在于,按照蒙太古的理论,中国僵尸更接近吸血鬼……甚至吸血鬼怕大蒜都是从这里来的)
翻译者莫名其妙自己生造词:Otherworldly Glamour→妖冶娴都
使用过于小众的词但是大家习惯了:saving throw→豁免检定
直接使用原文逐词翻译:Amour Class→护甲等级
没有考虑其他翻译容易混淆的情况:Know Your Enemy→料敌机先
纯粹翻译错误:Multiattack Defense→多重防御
译文冲突:Ambush→突袭
其他的我不清楚,Tiefling意译又是什么东西了?这个词不是生造的吗?
Armour Class不就是护甲等级,难道要翻译成“护甲职业”才能让大家满意吗?
虽然确实是生造的,但是这也是个有明确词源的可以意译的词,而且生造也是2版的事了。
引述: 维基百科Tiefling
The name, pronounced /ˈtiːflɪŋ/, was derived by Wolfgang Baur from the German word tief meaning "deep, low", and the suffix -ling, "offspring," alluding to their origins in the "lower planes" (in the 2nd and 3rd editions).
至少PF是把这个词译为魔裔的。

3R的PHB里确实译得更合适一些,起码会让人知道所谓盔甲Armor等级并非只是盔甲……
引述: D&D 3.5e Player's Hanbook
防御等级 (Armor Class,简称AC):防御等级代表该人物被打中的难易程度,将以下数值加起来:10+盔甲加值+盾牌加值+体型调整值+敏捷调整值,即为人物的AC。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股民地觉2025-03-26, 周三 17:19:47
太君如何用智慧的满屏幕片假名杜绝了一切关于译名可能发生的争端:
(https://pic1.imgdb.cn/item/67e1c3980ba3d5a1d7e2c4d0.jpg)
我看片假名都是先看图猜单词再反过来推这几个片假名是不是这个音的 :em001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狮鹫电力2025-03-26, 周三 17:48:29
那我确实是支持把阿斯莫和提夫林再意译回去的
主题: Re: 翻译的历史就好像一个环,十年前的今天大家也在讨论“Kobold”
作者: 我是超级销售员2025-03-27, 周四 00:31:37
按道理来说这俩应该翻译成观察魔和观众魔是最妥帖的,但眼魔作为一个影响力极大的经典译名已经不可能改了,所以不合适的应该是属于下位的spectator不应该叫看上去有点厉害的“观察者眼魔”,叫观众眼魔什么的还差不多。
我看某个版本的凝视者绿绿的,不如叫吃瓜群众眼魔吧(不是